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新郑人的《乡愁》出版发行
乐天文学院
风景这边独好
南桥风雪
嫘 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嫘 祖

嫘 祖

嫘祖,一作“累祖”,姓方雷,名祖,西陵氏之女,又传生于大梁(今开封),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嫘祖是中国的蚕神、纺织神、婚姻神、旅游神。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世本》上说:“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纍祖,生青阳及昌意。”郝懿行说:“雷,姓也;祖,名也。西陵氏姓方雷,故《晋语》云:‘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大戴礼·帝系篇》作“嫘祖”。《路史·后纪五》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以其始蚕,故又曰先蚕。”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

刘恕《通鉴外记》亦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集说诠真》曰:“为蚕祈福,谓之先蚕。”据刘昭注引《汉旧仪》曰:“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今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嫘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奉祀至今。如今在四川省盐亭县建有供奉嫘祖的祖庙,据说崇奉的人特别多,香火尤盛。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蚕、桑、丝、帛等文字,表明当时的蚕桑丝织业已经很普遍。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和山东益都苏埠屯商代大墓中均出土玉蚕。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常常发现有细密的平纹绢和菱形图案织物的印痕。殷商以前,中国的先民们利用自然界生长的桑树资源养蚕,利用蚕丝织绸,但数量甚少。

新郑自古有养蚕的历史。春秋时期,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桑树。郑国的三位大夫因为祭祀山神毁了桑林,被郑相子产罢免官职,夺去封邑。在新郑北关故宫遗址附近,有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缫丝遗址。

白居易有《春村》一诗,描写对蚕神的纪念场景,诗云:

二月村园暖,

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

蚕妾祷新衣。

牛马因风远,

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

鼓笛赛神归。

陆游有《春晚即事》,诗云:

桑麻夹道蔽行人,

桃李随风旋作尘。

煜煜红灯迎妇担,

冬冬画鼓祭蚕神。

嫘祖纪念地有:具茨山风后岭东麓半山腰的嫘祖娘娘洞、辛店镇西的嫘祖嫫母庙、新郑市区的黄帝故里嫘祖殿等。

本报记者 文郁 高凯 通讯员 靳录 整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