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据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汪洋、马凯,国务委员常万全、郭声琨、王勇出席会议。 李克强说,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两年多来,这项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但改革进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措施不落实、不配套等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所有社会成员拥有施展才能的公平机会,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 李克强指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能更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这是强国富民之道,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升级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有助于增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人靠劳动和创造富起来。必须坚韧不拔推改革,清障排堵促发展,让创业门槛更低、创新天地更广。 李克强强调,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和核准项目、一批审批中介事项、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关卡、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行政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制定完善“三个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接受社会监督。 李克强指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搞好事中事后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创新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平台,推进综合执法,推广随机抽查,做到公开透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李克强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人民政府的天职。转变政府职能既要给市场松绑,还要突出优化服务。要以创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在政策、融资、统一平台、法律、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扩大就业。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补“短板”带动有效投资,通过政府购买、发展市场化中介等,让群众享受便捷公平可及的服务。 李克强最后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强化机制,明确责任,大胆探索,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改革落地见效。 变政府“端菜” 为群众“点菜” 出国旅游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去派出所开“无犯罪记录证明”要求提供“需要无罪证明的证明”……这些让公众感到啼笑皆非的荒唐证明,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鲜见。 随着简政放权步入“深水区”,“权力的任性”根子在于政府与市场边界仍不明晰,最终变成一个又一个难以医治的“痛点”。会议指出的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的存在,除了创造寻租空间的利益驱动以外,一定程度上源自传统管理方式的巨大惯性和路径依赖。一些地方与部门长期以来以批代管,既缺乏服务意识,也欠缺监管与服务能力,取消审批之后就会无所适从。 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也需要扎实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建设。这一过程中,需要公众参与监督和评价,既要由以往政府直接“端菜”变为群众“点菜”后政府能端出来,还要以群众满不满意检验权力运行过程中各项措施是否到位。 据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