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盘活”新型城镇化一池春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产业为支撑 以就业为先导 以服务为保障
“盘活”新型城镇化一池春水
——新型城镇化“新郑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鸟瞰华南城一角
新郑新貌
轩辕湖湿地文化园
龙湖镇连庄公园大地社区一景

本报记者 赵舒琪 陈扬 孙瑞 边艳 刘栓阳 文/图

“茅草屋、土坯墙,鸡屁股是农民的‘小银行’,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

“别墅房、风景墙,青山绿水变银行,家家有收入,户户奔小康,社区栽下梧桐树,满天飞来金凤凰……”

这两段顺口溜,形象地对比出新郑市新型社区里的居民,从村庄搬入社区后生活发生的巨变。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新郑市遵循“以城镇集聚产业的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决定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城镇化进程”的思路,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支撑和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新郑模式”之路,先后入选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找对路子不走弯路

城镇化是规律、是自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伴随着城镇化的浪潮,不少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如何让住上楼房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市民”?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探索和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负面的效应出现:土地粗放利用、基础设施摊子大、债务问题突出、服务成本高、推动房价不断上涨等,这导致农民虽然实现了集中居住,但生产生活方式并未转变,务农的还是务农,进城务工的还是进城务工;农民集中居住以后的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成本反而上升了……

“农民被上楼”“睡城”“空城”等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而出现的字眼,触目惊心;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遇到的共性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权益怎么护”等也让人费神。

困难重重,如何破局?位于河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新郑市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关注。2014年,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组织课题组,实地调研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调研,认为新郑市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原则,在统筹城乡发展、就近就地城镇化、产城互动、投融资及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与依靠房地产推进城镇化完全不同的产区互动、组团发展道路,探索出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农民生产方式与就业方式的变革与集中居住、实现农民就近就地转移的县域城镇化“新郑模式”。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说:“一个地方的城镇化模式成功与否,价值大小,有三个评价标准:第一个是这种模式、这种办法、这种路子是否促进了发展;第二是城镇化的主体农民是不是受益;第三个是这种模式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用这三个标准衡量,我们觉得,新郑市这种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产业支撑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产城互动”的新郑实践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线图中,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模式是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的重要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将是城市居民幸福感来源的“硬条件”。如何实现产业和城镇的完美融合?新郑市在产业结构转型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农民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的要求,实现了空间布局的合理和产业的良性集聚。

2009年以前,新郑市有339个行政村,后来合并到145个,2012年又进一步并为52个新型社区,现如今,已经形成“两城、两市镇”的合理空间布局。

历史上新郑有南北温州城、机场台湾工业园等十多个产业园区,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而且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产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产业杂乱,规模较小。2011年,当时的主导产业之一的设备制造、煤炭开采及洗选、纺织服装业仅仅分别占比6%、2.6%、2.3%。“烟囱冒烟、机器转圈、工人上班”,并不是真正的工业化,新郑面临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的问题,任务十分艰巨。现如今,新郑市通过大力推动干道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产业“小而全”向主导产业突出转变,将企业、工厂向组团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集中,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凤”进程,构建了以商贸物流、食品烟草、生物医药为主,以富士康配套产业、高端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提升为辅的“三主三辅”现代化产业体系。2014年,新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99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25家、超亿元企业达229家,主导产业之一的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0.8亿元、55.1亿元。园区方面也已经整合为2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农民产业创业园。通过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直接带动就业10万人,吸引外来务工人员8万人,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突显。随着“三主三辅”现代产业的加快发展,特别是华南城、华商汇等一大批现代产业项目的建成,必将带动新郑市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可靠的支撑。到2017年,全市预计完成总产值2232.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9万个。

主导产业日渐明晰,工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效应初步展现……产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新郑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坚实的支撑。一方面,产业支撑、就业为本,推动着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格局向产城互动转变,为城镇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三主三辅”产业体系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工业化程度,而且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支撑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使大量富余劳动力能够就地就近就业,离土不离乡充分就业,从以前的“孔雀东南飞”转变为现在的“凤还巢”,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心村、留守人群等社会不稳定因素。

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我们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产城互动、城乡统筹’的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为基就是把发展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把产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全力支持华南城、华商汇等企业快速发展,尽快形成市场,尽快集聚人气。产业发展起来了,有就业岗位了,新型城镇化和人口集聚可以快速跟进。就业为本就是把就业和生计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条件;产城互动就是以产兴城、以城促产,通过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繁荣城市经济;城乡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各项事业一体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个农民要想真正变成市民,就必须有稳定的收入,稳定而长久的就业岗位是稳定收入的前提条件。新郑市按照产业和城市功能区1∶1带动的要求,大力推行“一个社区一家企业,一个家庭两人就业”模式,社区布局在要求临城、临镇、临干线道路、临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两公里内至少有一家规模企业作为产业支撑。正是因为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变成社区居民后,一大部分人转型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能领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村民进入社区后,不仅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而且收入增加、尽享亲情,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据统计,2009年新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15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5409元。

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地方带来了可观的税收,使政府有了财力和动力为群众提供医疗、教育等更多的公共服务。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村党支部书记郑保才目睹了该镇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亲眼见证了产业发展给村民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他告诉记者,在他们村,村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比城镇居民还要高。医疗方面,由村集体统一免费为群众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每一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每年组织60岁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养老方面,每年用村集体收益代缴村民每人每年100元的养老保险,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教育方面,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建设的林锦店小学已投入使用,篮球场、多功能运动场、食堂、班班通等各项软硬件设施都可与城市相媲美。

同样,在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建成以前,村里的集体资产基本为零,现在通过改造获得了42间、9000平方米的商业门面,也是大产权房,可以抵押融资。周边的五金建材批发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年租金可达每平方米40元,目前以年租金20元的价格内部承租给本村村民,年租金收入180万元。这笔钱,主要用于帮助村民缴纳新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以及物业费。

为了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不让群众有后顾之忧,新郑市对入住新型社区的群众,除继续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贴外,还给予了他们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甚至有些集体经济发展好的社区居民待遇还远远高于城市居民,让他们拥有了“双重身份、双重保障”。

据了解,作为河南省县级市中财政实力较强的县市,新郑市逐步探索建立完善了由政府、企业、集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夯实城镇化资金保障基础,在合理利用中央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市民化成本,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新郑市长刘建武说:“我们通过格局调整盘活有限资源,通过均衡配置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最大化,进而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和动力;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明确发展目标、准确发展定位,保证新培育的产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积极吸收社会各界资金,破解资金瓶颈;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加快群众安置,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首先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以人为本,政府不与民争利,让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新型城镇化搞得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

在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居民王德才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人均住房面积最多30平方米,现在家家户户免费分到两套以上房子,人均面积60平方米,50平方米用于居住,10平方米用于商业,而且都是有‘本子’的大产权房;以前我们这几个村加起来也就十几辆汽车,现在我们鸡王片区总共有260多辆汽车。”据王德才介绍,原来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6840元,2014年达到了1.6万元。在社区全部建成后,会达到2.3万元以上。

对于土地流转,新郑市梨河镇黄埔蔡村村民切实尝到了其中的甜头。该村2000多亩土地中,80%完成土地流转。每亩地年租金1300多元,比原来农民单纯种地能增加几百元的收入。流转出来的土地大部分用来发展供港蔬菜,当地群众除了收益土地租金外,在蔬菜基地打工每月还有3000余元的工资收入。

“不当农民当工人,有工资、有社保,中,不赖!”前不久,新郑市龙湖镇村民郭军令参加了一场该市为失地农民召开的专场招聘会,并与当地一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这让他从失地农民“成功转型”为工人。另外,辛店镇桃源社区的家政服务培训班、龙湖镇东张寨社区的创业培训班、孟庄镇鸡王社区的维修电工培训班相继开班,失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培训。

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我们把算好土地指标、农民利益、资金运作、就业岗位、粮食生态、社会保障‘六本账’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横向比其他地区要更加高标准、纵向比本地以前要更加合理优化的‘六对比’:比资产、比收入、比配套、比就业、比保障、比管理,确保农民资产大增、收入更高、生活质量更好,社会保障面更宽,壮大集体经济、壮大产业规模。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腰杆‘挺’起来、生活‘美’起来。”

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冯海法用“七个三”概括新郑在城镇化方面的成功之处:打好了人、地、业“三张牌”;搞好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三个结合”;抓好了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镇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做到了就地城镇化、就地就业、就地致富“三就地”;坚持了农民自愿、农民满意、农民受益“三个原则”;体现了农民的土地先流转、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先集中、规划先行“三个先”;践行了先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再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不是卖地发展而是用地发展、产城融合“三个理念”。

产业进园区,地方经济发展处处都有“聚宝盆”;村庄变社区,农民进入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大观园”;土地规模化经营,让土地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香饽饽”。就近就地就业,收入多元化、生活市民化,新郑,瓶颈破解有方,资源共享有道,在打造“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之路上,阔步前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