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警方去年查办经济
犯罪案件950余起
非法集资都有啥手段
宣传活动帮您擦亮眼
扫清“拦路虎”
让残疾人出行无障碍
郑州“报业+”发力海南万亩地产
正式挺进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地产领域
我市开展涉农
资金专项整治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
经济30人论坛举行
2000余名校长聚郑
共话教育改革发展
我省文化产业
参与跨界融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扫清“拦路虎”
让残疾人出行无障碍

扫清“拦路虎”

让残疾人出行无障碍

本报记者 聂春洁 黄永东 宋建巧 张 倩 通讯员 葛 亮

今日是全国助残日,残疾人出行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残疾人出行难在哪里?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显然无从体会。但是为残疾人扫清出行障碍,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近年来,我市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残疾人在出行上出现哪些变化,还存在什么困难,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乘坐公共交通基本无忧

记者从快速公交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制定无障碍乘车服务办法,要求全体站务长、车长工作期间要主动配合,确保残疾乘客顺利到达目的地。

该公司未来路站务长张伟告诉记者,相比老式的折叠轮椅,现在很多肢体残疾人开始使用电动轮椅,对公交服务人员提出新的考验。

“电动轮椅底盘较低,车轮较小,如果坡度太陡就上不去。”年逾60岁的残疾人李保山对记者说,自己经常乘坐快速公交出门,因为快速公交站台有坡道,电动轮椅能顺利进入车厢,工作人员也会主动过来帮忙。

据介绍,目前快速公交公司九成以上的车辆都配有无障碍翻板,车厢中部还设有残疾人专用乘车区域。而在整个公交系统,只要上车门处没有台阶的车辆,轮椅都可以推上车,如果需要外界帮助,残疾人乘客可向车长求助,按照公交公司相关规定,车长应主动提供帮助。

记者从市轨道交通公司了解到,在郑州地铁20个车站中,目前已有16个站启用了无障碍垂直电梯,郑州东站、紫荆山站、人民路站、二七广场站、绿城广场站、秦岭路站等6个车站的无障碍垂直电梯因受建设工期、换乘车站施工等所限,无法投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场地所限和残障人士比例偏少因素,一个车站可能只有一座垂直电梯能从地面直接下到站厅层。有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可以通过拨打车站入口处公示的服务电话寻求帮助。

记者在采访时观察到,从走进地铁车站开始,进站楼梯口、站厅、站台上都设有盲道,其中楼梯扶手上还有凸起的盲文。在车站进出口闸机处,设有加宽的爱心通道,一个轮椅可以轻松通过。在每个车站的站台厕所里,还专门设有残疾人无障碍便池。在地铁电客车内部,有专设的橘黄色“老弱病残孕”爱心座椅以及残疾人扶手。

郑州东站、郑州火车站除设有垂直电梯外,还为残疾旅客提供爱心通道,由专职客运员负责护送有困难的旅客上下车。

无障碍设施覆盖仍有盲点

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也要逛街、游公园,进政府机构办事,他们能一路畅通吗?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体验。

记者走访了中原万达、万象城、丹尼斯等多个商场看到,不但出入口有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卫生间也均有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设施。政府机构方面,绝大部分政府机构均进出无碍,不过还存在少量的老式建筑,尽管门口只有几级台阶,却成了妨碍残疾人进门的“拦路虎”。游园无障碍设施覆盖比较全面,不过部分游园的无障碍出入口比较隐蔽,需要询问才能找到。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大部分公园、广场都有志愿服务站,残疾人入园有困难随时可以求助。

记者了解到,2014年出台的《郑州市开展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广场、绿地、汽车加油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室外公共厕所等各类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应达100%。已经建成的各类公共建筑的服务设施要进行相应的无障碍改造。其中,政府办公建筑、医院、城市广场、绿地、商场、加油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改造率应不低于70%;饭店、宾馆、邮政、电信、银行、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室外公共厕所无障碍改造率应不低于60%;中小学、托幼建筑无障碍改造率应不低于40%。

盲道遭挤占现象普遍

在我市新建或改建的道路上,盲道早已成为标配。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线杆、路障、高压变电箱、树木、窨井盖等障碍物在盲道上屡见不鲜,机动车、非机动车占压盲道现象也很普遍,商场、医院、学校、饭店等停车位资源稀缺区域尤为明显。

在中原万达商场临近的中原路人行道上,记者看到,这里已经成了非机动车辆的停车区,盲道隐藏在密密麻麻的车辆中间;在秦岭路上,几辆机动车停在人行道,直接压到了盲道上。二七区红云路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甚至变成了热闹的“地摊市场”,盲道不复存在。沙口路上一位将货物摆放在盲道上的商家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儿,平时也没见到什么盲人从这里过啊。”

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占压盲道的主体不同,其管理方也不尽相同,很多时候难免会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监管的单位比较多,多头管理,在整个盲道的整治中是一个难点。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人行道大都设置了盲道,但都是形同虚设,盲道占用情况比较严重,希望有关部门携手,加大整治力度,确保盲道畅通无阻,让盲人能安全出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