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植物园珍稀植物科普展
持续一周有空来看看
郑州“报业+”发力海南万亩地产
正式挺进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地产领域
河南中原云牵手美国知名互联网公司
我市与中国通号集团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城市地下管廊开发
再添“神器”装备
失业保险稳岗
补贴申报启动
河南见义勇为英烈
纪念广场昨日落成
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调研
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
毕业证发放不得与学生就业挂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调研
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

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调研

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

本报讯(记者 朱华)15日,部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来到郑州,就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质长效保护机制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良、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明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参加调研。

市领导胡荃、周长松、王铁良、杨福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福松陪同。

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荥阳孤柏渡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详细听取了南水北调中线局负责同志关于穿黄工程在设计、施工及攻克技术难关等情况介绍;随后,代表们又来到中原西路生态廊道示范段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我市生态廊道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2009年7月28日正式开工,2013年11月22日在全省提前40天全线贯通,并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目前受水人口达330万人。而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主要任务是安全有效地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工程位于黄河南岸的荥阳市和北岸的温县境内,批复总投资33.5亿元。在穿黄隧洞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完成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

“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是郑州都市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工程,也对南水北调的水质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共清理垃圾3083万立方米,建成绿化道路26条(段),总长度280公里,绿化总面积2438.9万平方米。共建步道游路314公里,自行车道325公里,广场622个,综合体123个,公交港湾213个,公厕135个。“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不仅改善了郑州市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也对涵养南水北调水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