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沉默的善良
霜叶红于二月花(摄影) 吴建国
才女张爱玲
山乡过雨翠欲滴(国画) 张 石
我心中的“书香社会”
古枣情思(外一首)
《开国战将》
可找零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心中的“书香社会”

鲁 人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谈道,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个提法让人眼睛一亮,对“书香社会”充满憧憬。“书香社会”到底啥模样,笔者以为至少要满足这样几个条件:

有好书可读,是“书香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年,列宁曾被流放过,也坐过牢,有人问他哪个更苦一些?他说当然是流放,因为流放地没有书,监牢里有书。钱钟书“文革”困居干校时,吃住条件很差,还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他并不介意物质生活的艰苦,只对妻子杨绛感叹:“没书可读。”今天,我国出版业空前繁荣,每年要出十几万种书,似乎不存在无书读的问题。但实事求是地说,好书、有价值的书、能传世的书偏少,平庸的书、无聊的书、炒剩饭的书、东拼西凑的书太多,真正可读、值得读的书很有限。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书香社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多出好书,走精品路线是建设“书香社会”第一要务。

有很多人读书,这是建设“书香社会”的关键要素。有了好书,还要有人读,读的人越多越好。可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读书的人还偏少,在世界上排位靠后,与我们的国力不成正比。据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2013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年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法国20本、美国35本、日本40本、俄罗斯52本、以色列64本。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而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认真地低头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种“高贵的低头”多多益善,蔚然成风,每个人都成为“书香社会”的合格公民,为“书香社会”增砖添瓦。

有以读书为荣的氛围,这是建设“书香社会”的必要环境。营造以读书为荣的氛围,首先要认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读书可广见闻,可增知识,可与圣贤对话,可通古今大道,可陶冶情操,可滋养正气。所以,郑成功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翁同龢则有副名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其次,领导干部、成功人士要带头读书,成为读书的楷模。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官员们能自觉读书,经常交流读书心得,说话常引经据典,那就会上行下效,影响下属,影响民众,在自己身边形成一个以读书为荣的小环境,这样的小环境多了,就会影响社会,使我们的社会稳步走向“书香社会”。反之,倘若官员们到一起,还是交流吃饭、喝酒、升官、发财、艳遇那一套庸俗东西,并相互影响,“书香社会”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人问拉美文豪博尔赫斯,你想象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博尔赫斯说,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同样道理,“书香社会”也是人间天堂,在这里,好书应有尽有,丰富多彩,读书的人们数不胜数,如饥似渴,读者沐浴着知识的光芒,汲取着精神的营养,智慧而乐观,充实而幸福,“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