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秋野苍茫(国画)白云乡
连 载
钱和钱不一样
《爱有止境》
陈三桥
荷香 (国画) 徐珩典
守住善良
初夏的雨
军人情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住善良

吴建国

《左传》中说,有一次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盾去打猎,他在休息时看到一个叫灵辄的人饿得很厉害,原来灵辄已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就给他食物吃,他却吃一半剩下一半,想把剩下的食物留给自己的母亲。赵盾让灵辄把剩下的一半吃完,并又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一些肉,让他带给母亲。后来,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并设下埋伏准备杀死赵盾。这时,灵辄已做了晋灵公的卫士。在这危难时刻,他反过来抵御晋灵公的士兵,赵盾因此才得以逃脱。赵盾就是因为赠给了灵辄一筐饭和一些肉,才使灵辄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其实,拯救赵盾性命的正是他的善良。

在英国,贫苦农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男孩掉进粪池里,他急忙将这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被救孩子的绅士父亲到农夫家舍,予以厚礼报答,农夫坚持不受并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绅士看说不过,见农夫家有一儿子,诚意要将农夫儿子接走送到学校读书。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后来,绅士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学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深造,直至毕业。

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他于1928年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而上面提到的那个绅士便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儿子后来成了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善举而名垂青史,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良,不过举手之劳,却能温暖感动愉悦别人,不仅照亮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谁也不会料到,赵盾的一次善举拯救了他的生命,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对后世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有位哲人说得好:“善良,是没有天敌的,除非它被人类自己打倒。”如今,在现实社会中,善良似乎是一个已过时的字眼,利益至上似乎早已代替了人性,似乎只有地位、利益、金钱才能决定一切。因而常常在最需要表现善良的时候,却与它失之交臂。尽管我们身边有时充斥着不端言行,表面看来是个排斥善良的时代,但恰恰是人们最需要善良的岁月,因为守住善良就是选择另一种幸福。比如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舍己为人,这些都是能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美好感受的。

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善心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也变得开阔。它所带来的美丽、幸福,不仅发自内心,更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一颗善良的心,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吝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修炼善良之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世,强调心存善良;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个人修身,主张独善其身。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着人们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倡善良更有必要。

善良虽博大如海,却又蕴于简单而平易的细节之中。有时,它是风雨中悄然为你撑开的一把伞;有时,它是黑暗中为你倏然点亮的一盏灯;有时,它是寒冬里为你燃起的一盆火。更多的时候,善良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真诚的祝福。

守住善良,便萦绕满怀馨香,延己及人;守住善良,便生出随喜之心,豁然开朗;守住善良,便拥有不老音容,芳龄永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