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穿着古装迎六一
回乡创业报乡邻
“我要把新郑历史收藏起来”
荥阳“四到位”服务
农机跨区作业
中牟2万台农机备战三夏
市台资企业协会考察新密
河北女子微信直播自杀
巩义网友联手警方施救
新郑专项治理占道经营
巩义推进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巩义开展二次供水卫生检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回乡创业报乡邻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郭霁锋

梁金彪是新密市袁庄乡姚山村一名农村党员。他经营的休闲食品在业内小有名气。黝黑粗壮的大手和诚恳憨厚的笑容是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梁金彪属马,刚过了本命年48岁。多年的奔波劳碌让他略显苍老。

食品业是梁金彪从事的第三个行业。1984年,18岁的他中专毕业后到县玉雕厂干了5年。之后他又跟着建筑队四处打工,直至而立之年。1997年,他回乡创业,借钱在村里开办食品公司,开始生产经营休闲食品。

为打开销路,他没日没夜地推销,逐渐打开销路,经营上了轨道。只有中专学历的他深知自己在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匮乏,为此他忙中偷闲学习、钻研。

食品安全关系人的健康。“宁愿不赚钱,也不能害人。”有客户投诉包装内有头发,梁金彪很快投资4万元,聘请设计师为食品包装工人专门设计制作400套帽子,并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对于更多的财富,梁金彪并不奢望:“解决了生活需要,钱多也用不着。辛苦了几十年,我想歇歇了,把公司交给孩子经营,扶上马,送一程,我就退休。”

姚山村地处新密北部山区,厂里的200多名职工多是附近乡亲。为了从中选拔人才,他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2次,受益人数1000余人。目前,公司已拥有6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他还为所有员工购买意外保险,对工作3年以上的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每年为职工交纳各种保险近16万元。

这十几年能坚持下来,梁金彪更多是为了厂里200多名员工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付出。村里建文化广场,他拿15万元,装路灯、修路、救助贫困学生、慰问老人……他都出了钱。实在、低调、助人,是人们对梁金彪的评价。他说:“大伙儿帮我,我才有今天。”为商先为人,是梁金彪的为商之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