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跳出新郑看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上一版3
晋江:“以人为本”描绘城镇化和谐画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晋江:“以人为本”描绘城镇化和谐画卷
同城同步 城乡发展一体化产城互动 产业升级高端化留住根脉 城市文化特色化
五店市传统街区里的红砖古厝,与现代都市的高楼实现了完美融合。
晋江市取消外来工子女“借读费”,实现“同城同等待遇”。
居住证让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均等化、市民化”待遇。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
晋江市遍布风景秀丽的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晨练的好去处。
繁华的晋江夜景。
现代宜居的晋江市。

本报记者 刘丽敏 赵聪聪 刘佳美 沈磊

福建省晋江市地处祖国东南一隅,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21公里。历史上随着晋人南迁农耕为主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江地域文化。

自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置县,晋江商通四海,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又使晋江多了分包容,增添了日益开放的文化性格。

凭借着这种开放,加上晋江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晋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县域经济位列全国第五位,被称为中国品牌之都,拥有“安踏”等中国名牌产品24项,“七匹狼”等中国驰名商标79枚,“爱乐”等5个品牌入选“亚洲500强”,“九牧王”等9个品牌入选“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劲霸”等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安尔乐”等4个品牌入选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

晋江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现辖6个街道、13个镇,共392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10.7万、外来人口130万,祖籍晋江的华人华侨、港澳台胞300多万。也正因如此,晋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虽然经济十分发达,但是城市建设却成了晋江的软肋。“城不像城,乡不像乡”,这曾是人们对晋江的评价,不仅高端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就连不少本地人也外出买房置业。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摆在了晋江人面前:全市同城发展,城乡协调并进,农民就地融入城镇,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成为“新晋江人”,社会保障体系愈加完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200万晋江人和“新晋江人”找到共同的幸福家园。

特别是去年以来,晋江的新型城镇化又迎来了一系列重大机遇,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肯定,到作为县级代表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从中央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纷纷“点赞”,到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县级试点……晋江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持续创新、勇当先锋。

融入融合 外来人口市民化

作为民营经济强县,晋江吸引了100多万外来人口前来务工。但如何让这些人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是晋江新型城镇化必须直面的课题。

2006年底,晋江郑重做出“三不”承诺:不让外来工拿不到工资,不让外来工维不了权,不让他们的孩子上不了学。欠薪保障金、慈善救助金……乐善包容的闽南文化氛围中,“新晋江人”融入的步伐日渐加快。

2011年7月开始,外来务工人员使用多年的“暂住证”,换成了“居住证”。一字之变,110多万“新晋江人”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

2012年底,晋江全面放开人口落户限制,无房流动人口也可入籍晋江。去年以来,已有15163人顺利落户。

安居才能乐业,晋江市还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企业员工宿舍、安置房和人才房等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目前用于外来人口的保障性住房占42.4%。在鼓励“新晋江人”购房安居方面,通过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四方联动,出台购买安置房优惠政策,实行安置房购买按揭贷款,缩减程序直接过户办证,降低安置房买卖计税标准等,鼓励外来人口购买。去年以来,交易2000多套,外来人员购买的占73.3%,真正实现新晋江人的“安居乐业”。

“挺激动的,终于可以实现在这里安家的愿望啦。”来自江西的肖文元是富信天伦天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总监,来晋江工作已经有8个年头了,一家四口租住在4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很不方便。如今,政府以经济适用房的售价标准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安家梦。“上班走路只要3分钟,接送孩子上学也更便利了。”

除物质激励外,晋江还赋予外来人员人才政治优待,推荐百名优秀人才入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劳动模范、荣誉市民等,引导企业实行股权、期权激励人才,努力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17岁就来晋江打工的安徽姑娘李珊珊,如今已是一家高档酒店的高管。李珊珊还是晋江市政协委员,像她这样担任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外来务工人员,全市已有341名。

同城同步 城乡发展一体化

近年来,晋江市坚持“全市一座城”的理念,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一体化,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道路交通、市政配套、能源网络、教育文体设施等,成功构建了 “152030”快速交通圈(市域内任一地点15分钟内上高速,任一镇街20分钟内通达中心城区,各镇街之间30分钟内通达),促进城乡无缝对接,实现城乡一体,共建共享。

在晋江市梅岭街道仙格小区的避荫处,59岁的杨集体正与一帮老人吹着凉风,拉着家常。

杨集体原是附近许厝村的农民,拆迁后几个村并成一个社区,村民搬进了新建的高楼。

“以前村里脏、乱、差是出了名的,夏天最怕蚊虫了。”杨集体告诉记者,晋江农民与市民收入差距不大,但居住环境天差地别,家家户户虽然都买了汽车,但村里的道路却不是很好。

2013年,许厝村划入梅庭片区改造范围,老杨成了拆迁户。老杨原在村里的旧宅面积600平方米,按照“就地安置”、“拆一补一”原则,最终拿到两套安置房,剩下的面积则换成货币补偿。

近年来,像杨集体这样在片区改造中就地上楼的农民超过9万人。全市累计投入千亿资金,对16个片区进行改造,拆迁1100多万平方米,每年盘活低效用地万亩。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晋江在福建省率先建立“凡征必保、即征即保”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制度,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取300元养老金。

“虽然没有交钱参加社保,但我们也能领到养老金,也是政府对我们失地农民的一种补偿吧,我觉得挺贴心的。”青阳街道陈村社区的老人许建智说,以后搬进新厝,又有养老保障,能幸福地安度晚年了。

此外,晋江市通过就业培训、就业奖励、就业服务引导被拆迁农民进社区后转为社区工作者,不仅带动完善社区管理,而且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转市民,近年来有15万名农民转为市民。

产城互动 产业升级高端化

在晋江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是不可忽视的一大亮点。

作为名闻海内外的中国品牌之都,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4届位居全国5~7位,综合实力连续21年保持福建县域首位。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背后离不开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作为支撑。

在民营经济一路走来的进程中,晋江通过产业提升带动城市繁荣,相继实施品牌经营、资本运作、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成功培育了包括制鞋、纺织服装等7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其中制鞋产业总产值更是突破千亿大关。与此同时,44家上市企业、79枚中国驰名商标、654家超亿元企业、1472家规模以上企业、3万家企业、9.5万家市场主体,3715亿元工业产值……民营制造业的高度发达,既是晋江耀眼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晋江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晋江更是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良性互动起来,推动产城在时间上同步推进,在空间上融合发展,在功能上互为支撑,使产业发展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形成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助推工业化的发展格局。

晋江市启动实施了“一区九园”开发区拓展规划,又拓展了食品、光电信息、时尚服饰、海洋生物科技等产业园区,把园区规划总面积扩大到203平方公里(占晋江市域面积的1/3)。同时,严格按照城市新区的标准,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先后投入50多亿元,完善园区供气、供热、供电、污水处理等产业配套,以及道路、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等市政配套,打造混合型城市功能区,为城镇化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晋江集中构建一批转型升级、创新突破的平台,着力布局和培育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教卫生、商贸流通、旅游休闲、娱乐健身、餐饮住宿、市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型业态,引领产业高端发展。

城市的更新改造,有力带动产业提升、结构优化、人才集聚,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回归。3年来,晋江有232家企业总部、销售中心回归,回归税源20多亿元。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晋江的产业与城市,奏响一曲动人的协作曲。

留住根脉 城市文化特色化

红砖厝、燕尾脊、马鞍墙,咿咿呀呀的南音唱腔不时从五店市传统街区传来。

城市改造中,晋江拿出市中心126亩“黄金宝地”,精心打造“城市会客厅”——五店市传统街区。这里保存了明清、民国至现代的闽南民居等特色建筑近百座,现在也是掌中木偶戏、南音等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五店市——这个新城市的老街区正在成为一个让老人觉得很怀旧、年轻人觉得很时尚、游客觉得很闽南、华侨觉得很乡土的所在。

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晋江城镇化的难点不是建城,而是守乡。晋江目前已经投入7.83亿元,今后每年还将安排1亿元文化保护基金,保护9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修缮10个古建筑群、3000多栋古建筑和一批古树、古桥、古驿道、古渡口、古码头。同时,在建设中注重延续城市的山水格局、特色风貌、人文习俗,注入历史元素、闽南元素和华侨元素,最大限度地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城像城,乡是乡,晋江新型城镇化要让外地人向往,本地人留恋,海外乡亲梦牵。”晋江市长刘文儒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