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跳出新郑看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系列1/2015-06/10/16/2015061016_brief.jpg 上一版3
幸福樟树的新型城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幸福樟树的新型城镇化
樟树市四特酒工业科技城项目
风景秀丽的药都公园
滨江新城鸟瞰图
江西仁和“863”高科技工业园全景
樟树市梦湖景区
樟树金虎保险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型密集架

本报记者 王建军 樊鹏飞 赵丹 李伟彬

核心提示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人口60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23.9万,辖19个乡镇(街道)。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因盐而闻世。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2亿元,增长15.2%,财政收入总量列江西省第六位。该市积极策应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突破,以民生为根本,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该市不仅是享负盛名的中国药都、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中国盐化工循环产业基地、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同时也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内县(市)。今年1月份,该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

近年来,樟树市的决策者登高望远,科学规划布局,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错位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1平方公里。据资料显示,一季度,樟树市实现生产总值44.99亿元,增长8.4%;完成财政收入16.2亿元,增长2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2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84元,增长11.1%。

错位发展 科学统筹拉框架

伴随着樟树市正式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城镇化将成为持续推动该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该市中心城区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城市承载力受到限制。为此,该市以穿境而过的赣江为轴,按照沿江、滨江、跨江发展时序,积极构建“一江两岸”的发展格局,逐步拉大城市框架。不仅先后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对城市老拦洪墙进行了改造,还启动总投资2亿元的一江两岸堤防整治工程。同时,沿江新建了药都广场、沿江公园、滨江建筑群,给樟树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城市天际线也呈现出来。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樟树启动滨江新城建设。新城规划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可居住37500户、12万人。目前,路网建设已全面完工,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如中学、小学、龙溪河湿地公园等全面推进。此外,新建四个农民安置小区,建设农民安置房3360套,可安置全部1300余户4300余人的征迁户。”

樟树立足城乡实际,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科学布局城镇规划,不断提升城镇的聚集力和承载力,让每个城镇彰显独特个性。该市依据各乡镇区位、交通、资源、文化等优势,精准定位,高水准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了一批生态镇、商贸镇、农产品物流镇,并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城镇的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就业吸纳能力,使城镇化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产城融合 特色产业强支撑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产业支撑也是基础和根本,否则城市再大也是一个“空壳”,这样的城镇化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樟树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据该市发改委副主任孙杰介绍,药业是樟树总量最大的产业,产业规模260亿元,以上市公司仁和集团为龙头,形成了药地、药企、药市、药会、药科研齐头并进,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中药材种植面积18万亩,药企总数110余家,进入全国产业集群百强。酒业是樟树贡献最大的产业,以四特酒为支柱,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上缴税收突破10亿元。盐化产业是樟树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目前产业规模达100亿元,规划占地15平方公里的盐化工基地共有企业24家,为江西省最大的真空制盐、氯碱、三氯氢硅生产基地。金属家具制造是樟树最具活力的产业,产业规模约100亿元,也是樟树的草根经济,近十多年来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共有生产及配套企业112家,销售收入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以上,其中保险设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

该市按照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要求,通过城镇功能的完善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沿线集镇聚集,提升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紧抓药、酒、盐、金属家具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不动摇,强化创新驱动,注重品牌引领,突出要素集聚,不断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融合,在抓好福城医药园、盐化工基地、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质升效的同时,高标准建设医药产业孵化创业园、药都医药物流园、中国金属家具产业科技园和孵化园等特色板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注重培育电子商务,突出行业电商、单品电商,推动医药产业、金属家具产业等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互促。同时,通过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外来资金及民间资本参与到商业、旅游、餐饮、文化、房地产等城市经济中来,以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百姓幸福 以人为本促民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近几年来,樟树市坚持以人为本,倾力打好“民生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2014年,该市民生领域投入资金达29.3亿元,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69%,办理民生实事28件,让广大百姓尽享发展成果。

为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该市每年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民进城不论远近只需1元钱公交费用,这一措施大大拉近了城乡距离,提升了幸福指数。在取缔城区客运三轮车时,无情取缔、有情操作,不仅原价收购每辆旧车,还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并采取引导车主进企业就业、上公益性岗位等多种途径进行安置,实现了车主、市民、政府三满意。此外,全市240个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了国家药物制度,新农合参保率达99.99%,并投入1000多万元,扶持16所农村敬老院进行新建、扩(改)建工程建设,集中供养率达85%。

安居才能乐业。该市全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去年以来,全面铺开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新建13座垃圾压缩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并在就业创业、子女就学和户籍迁移等方面给予倾斜。该市还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入手,不断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不仅建立健全了政务信息公开、重大政策听证等工作机制,而且构建了市长热线、民情热线等为民便民网络。同时,该市大力实施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工程,让广大农民掌握一门就业本领。2014年,该市举办各类创业就业培训98期,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14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902人。

农村改革 镇村联动助小康

近年来,樟树市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理念,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开展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小康提速动力十足。

说起镇村联动,不得不提的就是樟树市阁山镇。

“阁山烟雨接虚无,璧嶂清江翡翠铺”。行走在阁山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徽派新楼,绿地公园、东站广场等文化健身休闲场所一应俱全,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印象。商业超市、公立幼儿园、文化站、农村水厂、中心卫生院、运动游园等惠民工程相继建成,为居民营造了便利的生活环境。宽敞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处处展现新农村新社区的活力……一幅幅人居美景映入眼帘,一个个幸福画面让人陶醉,这只是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阁山镇党委副书记彭志军介绍:“几年以前,阁山镇和其他许多农村地区一样,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去外地务工,出现荒废土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就是实行城镇化。”

阁山镇按照集镇、村庄等多层次统筹谋划,根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理念,构建梯度推进的空间发展格局,并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进行有效融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质量,降低农民进镇门槛,形成镇村联动建设发展一体化布局。记者看到,距离镇政府不远处,作为镇村联动村之一的罗家新村,已是旧貌换新颜,百姓们都住进了临街而建的五层高的新楼房。

“自2013年以来,通过挂牌出让300亩发展储备用地的使用权,以及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等多种渠道,我镇共筹集1亿多元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彭志军讲到,“现在农民洗脚上岸,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农民进镇进得了、住得下、能上班、能上学、能就医。”

此外,为助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樟树市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强动力,在江西省率先建设“农业两区”: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造福百姓。随着樟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民生工程逐一落实,百姓生活节节攀升,城市环境日益靓丽,这座城市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一幅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壮丽画卷正向世人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