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 读
金水区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实招
郑州:影响中国的“创世王都”
领航的担当和作为
金水路西延工程力争明年底完工
航空港实验区
开足马力拉杆起飞
乔石同志逝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影响中国的“创世王都”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核心提示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各类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见证与象征。

珍视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我们才能留住文化根脉、赢得美好未来。

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总结,郑州地区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类型丰富、价值突出的历史文化遗存,郑州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还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按照“依法保护、积极利用、彰显文明、强化传承”的原则,结合郑州实际多措并举、分类施策,积极做好文物、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管理、利用和传承,努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为全面展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经验做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探看文物工作者书写现代文明与文化遗产相融共生的崭新篇章,用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为民族复兴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本报推出《厚重郑州·传承古今》系列报道。

早期中国文明的版图上,“郑州”是一块绕不开、抹不掉的重要文明发祥地,可谓“中华文明第一篇章”的书写者:10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生活;8000年前,这里已形成村落;5000年前,这里已筑就城池;4000年前,这里已诞育王权……从蒙昧的氏族社会到文明国家,郑州这片热土上留下的历史印记,重新书写了中国文明史,足以使它成为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创世王都”。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得人类发展和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许多关键节点集中在今郑州区域内,从而使郑州成为探索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人类发展与文明进程的关键地区。”经过对郑州市各类遗址的整体分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得出了如此结论。正如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的那样,郑州市历史文化遗存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类型全面,年代链条完整。目前域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在河南省居于首位,在全国大遗址片区中名列前茅。这些数量众多的遗址中,不仅包含早期人类生活遗存、都城和城市遗存,还有礼制、科技、教育、宗教和墓葬陵寝遗存,涵盖了历史文化遗存的绝大部分类型。

“郑州的重要大遗址主要集中于10万年前至公元1世纪之间,印证了中华民族发轫、发展和成熟过程,为历史时期一统多元和统一多样的华夏文明奠定了关键基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表示,郑州的老奶奶庙遗址为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及早期人类行为模式提供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新密李家沟遗址集中显示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特点;西山古城址把国内夯筑城址最早年代前提至距今5300年左右……它们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地区古遗址从距今10万年至1万年的织机洞、老奶奶庙、李家沟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到距今8000年至4000年的裴李岗、大河村、西山古城、新密古城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