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权力的艺术:托马斯·杰斐逊传》
博古斋
太行夕照 韩修平 摄影
观嵩阳书院
翡翠尿盆
张大千书法
东晋荥阳太守习凿齿
邂逅大美草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东晋荥阳太守习凿齿

刘 阳

去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副刊李春雷撰写的《寻访习家池》一文中写道,习凿齿东晋时期任荥阳太守。

我查阅相关史料,了解了历代在荥阳任职的太守:三国时期,王植任荥阳太守;西晋武帝时期,傅祗任荥阳太守;东晋时期,习凿齿任荥阳太守;南北朝北齐时期,宋世荣任荥阳太守;隋朝时期,杨湛、杨庆任荥阳太守;隋唐时期,李渊任荥阳太守;唐朝时期,崔无诐任荥阳太守。但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有研究的是东晋时期太守习凿齿,著有《汉晋春秋》。

习凿齿(328—413),字彦威,号半山,东晋荆州襄阳郡(今湖北襄阳)人,东晋史学家,曾任荥阳太守,著有《汉晋春秋》,后迁居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白梅村。

习凿齿生于晋成帝咸和三年 (328)八月十三日。当时东晋大权落在门阀世族出身的大将手中,他们盘踞在扬州、江州、荆州、武昌等重镇,控制朝政,皇权因而衰落。习凿齿年少时,胸怀大志, 深得当时东晋大将荆州刺史桓温的赏识,被授为从事。习凿齿发愤读书,博学多才,以文章著称。江夏相袁乔很器重他,多次对桓温称赞习凿齿的才能。习凿齿转为西曹主簿,亲遇隆密,连升为别驾。桓温出征讨伐,习凿齿或跟从或留守,均肩负重职,成绩显著,深得信任。习凿齿还与清谈之士韩伯、伏滔相友善。尔后,因得罪了桓温,贬官为户曹参军。习凿齿的两个舅舅罗崇、罗友一起曾被桓温授为从事,后来都升为别驾,这次也因习凿齿受到牵连。两舅找桓温论理,桓温虽然有气,但思前想后,仍然提拔两舅为襄阳都督,习凿齿为荥阳太守。

桓温的弟弟桓秘也非常有才气,与习凿齿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不久,习凿齿见桓温有野心,用书信把“承蜀汉为正”的心情向桓秘倾诉,并在荥阳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

《汉晋春秋》全书共五十四卷。书中记载了上起东汉光武帝、下至西晋愍帝期间近300年的史事。在叙述三国历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曹操为篡逆,认为晋司马氏虽受魏禅,应是继承汉祚,不应继魏。并说晋朝国统不正,不能昭示后世,等等。书中谓晋承汉为正统,提出了“晋虽受魏禅而必以承汉为正”的千古纲常之论。书中对诸葛亮志在中兴汉室、渴望统一大业的政治抱负热情讴歌。因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还专程去隆中凭吊诸葛亮故宅,并写了《诸葛武侯宅铭》。文中记叙了诸葛亮故宅的情景,论述了诸葛亮志在中兴汉室、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颂扬了公正无私、执法严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现四川成都的武侯祠里,后人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相传前秦苻坚攻陷襄阳,苻坚久仰习凿齿大名,多次请习凿齿做官,习凿齿避而不仕。习凿齿厌倦官场,洁身自好,弃官为民,举家南迁,先避居万载书堂山,再迁至新余白梅村。据史记载,走到新余欧里白梅时,正值严冬大雪,见白梅一树,喷珠吐玉,逾月不卸,因而喜曰:“此老梅是我宜家之兆也!”于是定居下来,并命名此地为白梅。习凿齿定居后,在白梅创办“半山学舍”,传经授史,学舍一直保留到1957年才被毁,如今学舍旧址上重建白梅小学。

习凿齿卒于义熙九年(413),享年85岁,葬于现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枣木山。枣木山位于白梅村西南7公里处,四周山峦绵亘起伏,山势悬崖陡峭,树木茂盛。墓占地20余平方米,直径5米左右,从墓基到墓顶约为1.5米。墓前有一青石墓碑,上铭刻“始祖东晋荥阳侯习凿齿老爷、罗氏夫人墓”,右刻“乾隆四十六年子月冬至吉旦”,左刻“四十四世孙玉梅,塘西习一本同孙合族重立”。墓前侧2米处,竖立两根上刻“习氏华表”石柱,上有两尊蹲踞的石狮。石狮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到破坏。习凿齿为人刚直,虽在外漂泊,并不因失官受挫而沉沦,白首之心,穷且益坚,其功绩已光昭史册,趣闻轶事, 流传民间。

习姓历史渊源久远。《水经》记载:长江东过符县(今四川合江)北斜,东南鳛部水,从符关(即符县)东北注入长江。鳛部水,即今贵州仁怀至赤水的河里(今赤水河)生长一种鱼,名鳛鱼,古以此鱼命国为“鳛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灭鳛国,鳛国公族,取“鳛”的半边“习”为姓氏。

东汉建武年间,习氏家族从长江上游(今贵州习水)地区逐渐迁到中下游,聚居于襄阳郡(即今襄阳市)城南约5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习郁,字文通。襄阳人,融子。初为侍中。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阳宜城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

襄阳侯习郁始建习家池,习郁后裔习凿齿曾居于此。习凿齿31世孙习有毅由白梅徙居湖州,为湖州始祖。习思敬为习凿齿第42世孙、习文德八世孙,1369年迁至河南省南阳府邓县(今邓州市)西堰子老营(大习营村)定居,被尊为当地习氏始祖。后分出西户、北户、南户,西户居小习营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