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多方携手 共织遗产保护网
富士康腾讯和谐汽车在郑成立投资合作公司
郑州入列候选城市 冲刺“幸福榜单”
部校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
基地签约暨导师聘任仪式昨举行
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
市领导调研
生态水系建设
省委决定:许甘露
任省公安厅党委书记
致读者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
要闻简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方携手 共织遗产保护网
郭焕章经常在郭氏祠堂巡视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 焱 图

系列报道之三

核心提示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各类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见证与象征。

珍视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我们才能留住文化根脉、赢得美好未来。

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总结,郑州地区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类型丰富、价值突出的历史文化遗存,郑州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还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按照“依法保护、积极利用、彰显文明、强化传承”的原则,结合郑州实际多措并举、分类施策,积极做好文物、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管理、利用和传承,努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为全面展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经验做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探看文物工作者书写现代文明与文化遗产相融共生的崭新篇章,用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为民族复兴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本报推出《厚重郑州·传承古今》系列报道。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文物古迹、古村落等,都是民族文化的无价之宝,不仅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全体民众也都有义务来为建设文化强国、见证灿烂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古民居、古村落以及部分文物遗址了解到,为了努力做好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国土、财政、发改委、园林、非遗保护中心、文物等各部门和众多义务文物保护员,共同为我市的文化遗产保护织成了一张安全防护网,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取得了系列成果。

“做文物保护,我觉得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今年71岁的郭焕章老人衣着朴素、家里陈设简单,因为他将更多的个人资金投入到了文物保护事业中:十多年前就开始做义务文物保护员的他,无偿将自己收藏的汉代石磨盘、石臼捐献给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2004年成立时,资金不足,开办经费紧张,郭焕章自愿拿出4万元现金作为建馆经费;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他主动参与,还把自己的车辆无偿提供给文物普查工作使用;经他本人出资收回的文物还有清代《超化新建景贤祠碑记》、明代《汉卓茂衣冠冢》碑刻、清代《擒狼庙碑记》和《密荥界碑》等。

(下转六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