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疏堵并举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
市民缴纳水电燃气费
均可通过支付宝办理
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
惠及我省27万户居民
在“穿越”中守卫文物服务城建
河南:“危”中寻“机” 逆势求进
郑焦铁路票价公布
运营初期实行折扣票价
郑州至贵阳下月起新增5对高铁
郑州至澳门航班暑期每天一班
中牟汽车服务业博览园
建成区年底将开园营业
全市检察机关启动
“举报宣传周”活动
天地之中杯廉政暨文化
遗产国际漫画大赛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穿越”中守卫文物服务城建

(上接一版)“刚毕业时还只能说是以考古为职业,现在是以它为事业。”在工地上一待就是几年的张家强皮肤黝黑,身材略显消瘦,“干考古的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几乎天天都泡在工地上,除非生病了才能歇一歇;夏天在工地旁边能喝一杯冰镇啤酒,就是打牙祭;城市人下班了可以去公园走走,我们房间隔壁是几千年前的人骨和陶片……”张家强笑言,最初接触到人骨等遗骸还有点小害怕,但现在已是亲切而熟悉了。

说到考古发掘的过程、收获,张家强滔滔不绝,可说起自己的生活,他的话立即“简洁”了不少:“儿子今年7岁了,忙的时候偶尔回去一次,他常拉着不让我走……”或许语调里的情绪泄露了这位外表刚强的中原男儿的情绪,他略一停顿,又向记者讲述起了工地的快乐:“遇到重大发现,那种成就感和喜悦,简直无法言表。”

考古工作人员会不会“顺手牵羊”把出土文物据为己有?考古工作者汪松枝澄清了记者的疑惑。“考古工地现场都有监控设备,出土的文物每一件哪怕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陶片都要登记入册。”汪松枝还现场向记者演示通过手机远程监控考古工地的边边角角。

临近正午,记者来到位于省道323程窑村段的施工现场,程窑遗址考古空地“横卧”在尚未通车的道路上,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考古发掘的类型一般有两种,一是为了进行课题研究而进行的主动发掘,另一种是配合基建等进行的抢救性配合发掘。”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信应君介绍,在配合基建项目进行的考古工作中,前期是进行文物勘探,如果没有文物,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建设施工,有文物了才会进行考古发掘。为配合地方建设,考古研究院建立了项目服务中心,专门配合我市重点民生项目。“我们的考古发掘有一个目标,就是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信应君告诉记者,在省道323建设立项之初,文物部门首先对道路沿线进行了勘察,这条路经过国保单位王城岗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程窑遗址、曲河窑址,市级文保单位冶窑瓷窑址及袁村汉墓群、大金店汉墓群和夏庄汉墓群等多处古遗址、古墓葬群。“道路在规划路线时已避开了王城岗遗址等多个重要的文物遗址,按照‘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想法,程窑遗址实在是不能完全避开。”信应君说,在对程窑遗址进行充分的发掘、研究后,考古人员会尽快撤离,让道路施工方进场,早日建好省道,方便市民出行。

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勘探队队长张雪珍处了解到,为配合郑州的项目建设,文物勘探队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日工作量达12小时,就是尽力为项目建设争取时间。

程窑村一位村民表示,道路修好以后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文物部门也做好了文物保护,对大家都有帮助。

程窑遗址考古工作即将结束,工作人员是否能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对此,信应君回答:“歇不了——我们同时进行的考古项目就有二十来个,我们希望以不断进步的水平和谨慎细致的工作,为郑州城市建设贡献考古人的一分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