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五月粽香
愤愤不平
新书架
给自己留灯
童年夏日
城里的人
qhq5652
qhq565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城里的人

许 锋

城里的人不都是城里人。想当初我也是城里的人。由城里的人过渡到城里人,没有横渡黄河那么艰难,但也不是一眨巴眼那么容易。

我祖上不是城里人,是泥腿子。也进城,到了城里两眼一抹黑,见了城里人不敢说话,不会说话,特土。他们不是去城里瞎逛游,有时候去卖麦草,有时候去卖菜。从乡下到城里三四十公里的路,一路拉着架子车跑,身子骨累得快散架子了才坐地休息,然后继续跑,不跑天就黑了。也不是好路,坑坑洼洼,上坡下坡,尘土飞扬。那么一个人到了城里,城里人避之不及,不给好脸,正眼都不看。

我父亲刚开始也不是城里人,常往城里跑,但没把自己跑成城里人。跑步是成不了城里人的。城外的人要成为城里人,得跳,像蚂蚱那样跳。我父亲跳成城里人之后我们也跟着成了城里人,这是我这样的有城外人光荣“血统”的孩子成为城里人的捷径,也是唯一的路线。

小城的城里人。

城里人有房子住。房子是成为城里人的首要标志。没有房子就算你成了城里人也底气不足,目光软弱。房子不必大(其实是大不起来),能容身就行。我们刚开始住的是平房,年久失修,破破烂烂。住了一段时间后外墙塌了。墙塌的时候我们都不在家,都上学去了(有学上是城里人的另一个好处),也就没砸着我们。这要感谢上帝,如果深更半夜的塌了墙,我们就不是感谢上帝,而是去见上帝。但老城里人原来住的基本上都是平房,有些也年久失修,漏风漏雨,甚至还摇摇欲坠。电线像蜘蛛网似的互相牵连。没有上下水,没有卫生间。起先城里人都这样住着,看不出差别。后来有的城里人买了房子搬到楼上,有的城里人平房被拆迁换到楼上,剩下的是没大本事大能耐或是老弱病残的弱势者,还得在老房子里猫着。哪一个城市都有这样的老房子,动不得,拆不得,走不得,卖不得。像是一辈子在为祖上守着什么。

但这样的房子也不是你想有就有。很多城里的人没有。很多城里的人租的是这样的房子,便宜。租房子的人很难成为城里人,因为那不是他的固定居住地。他的住址经常会变,他没有信箱,没有固定电话,用不上天然气,也用不上北方的暖气、南方的空调。

城里不能随便盖房子,不像乡下,你在自己的院子里怎么折腾都行。城里的人到了城里不敢乱折腾。城里人在城里也不敢乱折腾。

城里的事儿要按城里的规矩办。

城里的规矩多,所有城里的人都要讲规矩,不能乱来,想当然,为所欲为。不能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喊就喊,想闹就闹。

我也是到了城里,成为城里人之后才学会讲规矩的,刚开始是认真地讲,后来半真半假地讲,后来假装地讲,后来不讲——城里除了规矩还有关系。关系乡下也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是你的关系,那能看见。城里的关系往往看不见,约莫。很多人不会约莫,撞得鼻青脸肿。很多人揣摩透了,也就有了自己的关系。

关系是城里人的保险杠。城里的人和城没啥关系,进来,出去,过客。要想有啥关系,你得先成为城里人。你得在城里摸爬滚打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老关系便都很牢靠。

新关系的建立却没那么复杂,钱可以通关系,有了钱就有了新关系。但和老关系不同的是,老关系靠情拉,友情、面情、真情;新关系靠钱拽——用的自然是钢丝,遇刀即断,嘎嘣脆,不小心还弹着人,毁容。所以,最讲脸面的城里人中也有一些没脸或不要脸的。

不少城里的人见天看,习以为常。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