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校园速递
让传统美德之花在校园绽放
聚焦高考季
cq5681
对话框图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传统美德之花在校园绽放
我市教育系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和路小学“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手抄报展
淮河东路小学组织爱心植绿活动

本报记者 李 杨 通讯员 雷 刚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倡导的价值观标准。

为了响应“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我市教育系统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引领,融核心价值观于传统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节日教育之中,不仅切实推进了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也让传统美德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日常点滴 潜移默化

“文明礼仪花一朵,“光盘行动红似火”“言谈举止礼貌多,微笑是颗开心果”“诚信换来真朋友,一言九鼎就是牛”……每天清晨的早读时间,二七区人和路小学的校园里都回荡着琅琅书声。孩子们口中诵读的不是课文,而是该校根据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编的“价值观童谣”。

据人和路小学大队辅导员王瑞勤介绍,为了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之中,郑州市教育局专门下发《开展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的通知,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学习《读本》,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活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班级内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设置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和宣传栏。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校还把每个词语都编成童谣,在宣传栏中展示,并由辅导员带领孩子们每天早读5分钟诵读。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还会给同学们讲一个‘价值观小故事’。例如‘友善’,讲的是太阳和风争论究竟谁比谁更有力量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友善的心,引导同学们忘记小伙伴之间的不愉快,用友好和善良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王瑞勤告诉记者,学校还开展了“班级价值观展示”,各个中队精心准备,通过情景剧、爱国诗歌、诵读经典、童谣比拼、手语表演等不同形式的展示,孩子们不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牢记在心头,树立了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掀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

经典诵读 文化浸润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学生一生的文化资产。为了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传统文化教育之中,我市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坚持形式与过程并重、速度与效果并重、数量又与质量并重,坚持面向全体师生、全程参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1230所中小学,都按要求开展了诵读活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86.98万人,均以不同形式参加了诵读活动,参加人数基本达到100%。

“孔子你知道吗?”、“唐诗三百首你会多少?”、“这些古人你认识吗?”……为了让孩子们“学国学,习传统,兴中华”,二七区的各个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据了解,该区要求各学校每周不少于两个学时的时间学习经典,以国旗下的讲话、晨读朗诵、课前齐诵、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等形式,让师生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实质,共建和谐社会。二七区教体局还将诵读活动与区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不仅向学生进行诵读方法和技巧的培训与指导,还通过诗配乐、诵读伴舞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诠释了《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并通过经典诵读获奖节目展演等形式,启发、引导全区经典诵读骨干力量更好地开展诵读活动,组织诵读比赛。

一直以“阅读教育”为特色的惠济区东风路小学也非常重视师生的经典诵读,积极制订诵读计划,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还连续开发了三套校本教材。“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该校德育主任马伟亭表示,经典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也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德育工作,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文明创建 崇尚美德

为了发挥典型引领的示范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力,我市教育系统以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为核心引领,以“创文明学校、班级,争当文明教师、学生”为载体,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培育“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校园氛围。每年评选表彰文明学校100所,文明班级500个,文明教师300名,文明学生1000名,分别授予“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文明班级”、“郑州市文明教师”和“郑州市文明学生”荣誉称号。

为了推动我市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我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文明礼貌、勤俭节约、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孝老爱亲等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争做绿城美德少年。其中,郑州四十七中长期坚持开展“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四十七中最美少年”、“我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推荐评选身边的各类型先进人物,形成了学习先进、尊重先进、争做先进的理想信念,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而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黄河路第一小学等学校,也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伴我行”主题活动,不仅打造了和谐美丽的校园,也为文明郑州增添了光彩。

为了鼓励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弘扬传统美德,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还创新地将习惯养成教育物化为争得“精彩卡”系列活动,以激励的方式记录学生在集体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据介绍,“精彩卡”由学校统一制作,正面有“精彩卡”字样,背面由教师记录某位学生当天做的值得表扬的事迹。全校所有一线教师及领导,每人每周可以给学生发三张“精彩卡”。学生集齐10张可到大队部领取特色书签一个;集齐3个特色书签,家长可收到以大队部名义发的表扬信息,学生也会得到校长亲自颁发的“最高荣誉奖”。“‘精彩卡’一亮相,就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讨论之中,课间,追逐打闹的没有了,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彬彬有礼、关爱集体、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悄悄地溢满校园。”淮河东路小学大队辅导员牛玉婷欣喜地告诉记者。

节日教育 梦想引领

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和“清明节”主题团队日活动,激励未成年人继承光荣传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通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飞心中梦想,树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远大志向;通过“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潜移默化地增进广大未成年人心向党、跟党走的情感信念,生动形象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通过“向国旗敬礼”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祖国美好祝福,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在我市的各个学校,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节日教育之中已经成为了常态。每当一些传统节日来临,我市教育系统都会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为了引导未成年人用中国梦引领人生航向,我市各个学校还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创新街小学、东三马路小学等学校,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功能作用,组织未成年人到郑州烈士陵园、二七纪念塔等德育基地活动,有力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中原区建设路二小、伏牛路小学等学校也分别举行了“榜样引领我入队,梦想激励我前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队日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每位学生坚定了理想信念,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植根于他们心中。

“‘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激活了多彩校园,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多元的展示平台,激励学生在活动中追梦前行。”牛玉婷告诉记者,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不少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积极自信,学会了团结与合作,懂得了关爱和奉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