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年古寨“孺子牛”
霞 光 谢华强 摄
夏至时节
荷花盛放
推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举办“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党课
紧盯目标 强力攻坚
谱写临空经济强市建设新篇章
上级关注
czhb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年古寨“孺子牛”
——记观音寺镇潩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福先

本报记者 陈扬 通讯员 赵金甫

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编者按

为纪念建党94周年,即日起,本报推出《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专栏。集中报道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建设临空经济强市的生动实践中涌现出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引导激励新郑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为该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千年古寨,说的是新郑市观音寺镇潩水寨,这里是黄帝文化研究专家认定的中国最早、最古老的都城——有熊之墟“黄帝都”,也是古老的集镇。村里有头“牛”,多年来在村里“侍农耕、旺产业、树新风”,自1990年起,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二十余载,全心诠释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子情怀。这头“牛”,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福先。

侍农耕 农业古寨换新颜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正是麦收时节,村民们抓紧时间抢收抢种。大型机械的普及,让“麦忙”时间由原来的半月缩短为三两天,但村里的“孺子牛”白福先,却是从头到尾忙了大半个月。

“调配割麦机、组织帮扶队、巡查禁烧岗、联系种子公司……每年收完麦子,咱支书就会黑一层、瘦一圈!”家住村头的74岁的李牵妞和邻居吃完午饭唠嗑,看到1点多了支书才从地里回来,忍不住说道。

观音寺镇是农业大镇、新郑粮仓,潩水寨水利条件也非常好,初上任时白福先就绞尽脑汁谋求村子在农业上的新突破。2000年,考虑成熟的他带领村民和种子公司合作,开始种植种子麦。“村民管种,种子公司管收,种子钱不用掏,等卖麦子时扣除了就行。我算了笔账,村里3000多亩地,种植种子麦每亩能增收150多元,每年一季麦村里就能多收入40多万元。15年下来,也是不少钱了。”白福先腼腆地笑着说。

旺产业 千年古寨迸活力

在潩水寨的主街道有多家超市、诊所、洗浴、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农资商店……鳞次栉比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呈现出比50年代初被誉为新郑商贸流通领域“八大名镇”之一的潩水寨古老集镇更加繁荣的景象。不仅如此,在产业发展上,从无到有,白福先带领两委班子,扶持引导8家个体铸造、汽车配件、车床加工等企业,4家养殖、种植场(户)在村里扎地生根、茁壮成长。如今,潩水寨已经基本实现了无剩余劳动力。

杨付安是土生土长的潩水寨人,如今已是身价百万的机械厂老板。“从建厂选址到筹备启动资金,从报送手续到工人培训,每一步都离不开白书记的支持,没有白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杨付安说起白福先很是动情。在厂里打工的都是村里人,不耽误农活、不耽误给孩子做饭,每个月工资最多的拿到3000多元。

树新风 文明古寨气象新

一个村子里,修建了3个健身器材齐全的生活广场,内置音响、灯光、电教器材等;一个村子里,文化大院、篮球场、乒乓球场一应俱全,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设施齐全、配套一流的公办幼儿园;一个村子里,实用技术、法律知识培训班常开常有,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层出不穷,自发的大型文艺、体育、群众节日汇演每年20余场次……

多年来,白福先一点点衔枝筑巢,以村为家,把村子置办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多年来,白福先一步步倡树新风,把村民当家人,事无巨细、事事劳心,促进了“大家庭”的和睦、和美。

一天,村民唐改珍开着农用三轮车不慎翻入沟中受伤,白福先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亲自把满身泥土的唐改珍送往医院;村民杨二梅,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天下着瓢泼大雨,白福先开车去城里帮偏瘫的丈夫去拉轮椅……

村民们把白福先推到了“父母官”的位置,白福先摆正了自己“孺子牛”的姿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总觉得就是要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为群众办实事,这样大家才会信服你。当干部就是要肯吃亏、多奉献。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我就要把它不遗余力地干好、干成功,无论跑多少腿、垫多少钱、受多少罪、做多大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