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本报今日推出
七项主题实践活动
庆祝建党94周年
为党庆生
郑州市委启动
首轮巡察工作
业界专家支招新常态下
非公有制企业如何转型
深化“三查三保” 强化安全责任
全力以赴做好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四有”书记
坚定不移 克难攻坚 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
加快以大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
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3年拟完成棚改1800万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业界专家支招新常态下
非公有制企业如何转型

业界专家支招新常态下

非公有制企业如何转型

本报讯(记者 侯爱敏)经济新常态下,非公有制企业如何转型?昨日,经济新常态下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发展报告会在黄河迎宾馆召开,与会的业界权威专家及学者现场为企业转型指路。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梁静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由省工商联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省律师协会、省小微企业商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欣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破产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韩传华等权威专家现场作报告。

专家们认为,破产重整是经济新常态下非公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王欣新介绍,破产法为人们提供了保障债务关系公平、最终实现的途径。从对债权人的保障看,它不在于满足个别债权人的利益,更不是要使债权人都获得全额清偿 ,而是要做到对全体债权人公平和有秩序的清偿。从对债务人的保障看,一方面为其提供了免受多重讼累,一体解决债务清偿,乃至在破产清偿后豁免余债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尚有挽救希望的企业提供了通过强制性和解或重整再振事业的机会。韩传华说,破产法为处在危机的企业指明两条路,要么清算,虽然企业终结,但是最大限度、公平透明偿还债权人债务,企业死得也有尊严;而重整之路,则给企业带来新生的希望。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河南全省法院收到破产案件333件,平均一年95件,而据省工商局统计,仅2011年我省企业吊销数量就超过1.2万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