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跳出新郑看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盐碱地里盛开泡桐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盐碱地里盛开泡桐花
——河南省兰考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之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兰考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书馆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日益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
民族乐器制作形成完整产业链
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提升了城市品位
兰阳湖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本报记者 刘丽敏 刘佳美 赵聪聪 沈磊

提及兰考,大多数人会首先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那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焦裕禄》。这部电影让大家记住了焦裕禄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人民好公仆”形象,也让人们看到了兰考贫穷、落后的一面,并且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大家的意识中根深蒂固。

如今,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经过了几代兰考人的努力,“敢教日月换新天”正在兰考成为现实。2014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3.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9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3.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2%。近年来,兰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兰考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为城市“换身新衣裳”

50年前,焦裕禄以“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豪迈气概,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斗争,向贫穷落后宣战。

50年后,兰考人民为了摆脱世人对其贫穷、落后的印象,决心首先通过建设美丽新家园,为自己“换身新衣裳”,让大家看到一个崭新的兰考。

以 “六城联创”为总目标,兰考县先后创成了省双拥模范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在此过程中,兰考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个城乡协调发展的豫东新城正在慢慢成形。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年来兰考投资5亿多元,新修和改造了40多条道路和2座立交桥;投资3150万元完成了五干渠及杜庄西支河硬化,并对五干渠等县城河道漂浮物进行打捞并长期保洁;对路桥下的垃圾进行了清挖;对县城主次干道的绿化带进行及时修剪与补栽。

实施绿化、亮化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成人民广场建设项目;对30多条道路高标准绿化,完成文化交流中心、兰阳湖、三馆两场、五干渠及农场支渠等绿化项目,该县绿化总面积达906.9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3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1平方米;加强路灯管理,县城建成区亮灯率达98%。

从过去的风沙弥漫、盐碱茫茫,到现在的泡桐成林、绿树成荫,在兰考县黄河路北段住了50多年的李显耀最有发言权:“现在县城跟过去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外地人来俺县城,都想象不到这儿以前会有那么穷。”

如今,下了班吃完晚饭的兰考人,或是来到滨河公园里呼吸新鲜空气,或是来到人民广场跳会儿广场舞,或是来到兰阳湖公园湖边小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越来越多。

值得一提的是,兰考的“换身新衣裳”,是通过建设美丽新家园,给城市一个新的面貌,换言之,这件“新衣裳”是穿在了百姓身上。而对于兰考县委自身的办公环境和条件,他们依然继承了焦裕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在县委每个狭小的办公室内,用了几十年的桌椅、办公柜却比比皆是。

种出来的“泡桐经济”

在兰考,说起本地资源优势,就不能不说泡桐。

兰考有着典型的沙质土地,曾常年深受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困扰。为了解决风沙之害,焦裕禄经过调研发现,兰考土壤干湿度最适合泡桐生长,不仅能够改善气候、绿化环境,还能作为木制品加工的原材料,于是号召全县广为种植。

也许正是出于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兰考人民从那时起,就把种树当成一种习惯,世代相传。在每年3月份种树成为自觉后,经过50多年,焦裕禄当年治理风沙的“农桐间作”模式,已在兰考推广到40多万亩。放眼兰考农村大地,没有一处裸露的地表,沙丘已成“过去式”,森林覆盖率达到24.25%,在平原县市中处于上游水平。

兰考人民过去种泡桐,本是为了防风固沙,解决生存问题。但这种树后来被制成琴瑟琵琶,雅乐清音传天下,不能不说是意外之喜。

最初兰考人只是用泡桐做风箱、电线杆、家具等。没想到风箱销到外地,被上海的一个乐器制作大师偶然发现:这是做音板的最佳材料啊!原来,兰考的沙土地,加上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使泡桐材质疏松却宁折不弯,用乐器行家的话说,透音透气,共振性能良好,堪称“会呼吸的木材”,是做民族乐器最好的材料。于是,兰考泡桐的“音乐天分”,由此为世人所知。

开始做乐器,兰考人是从只做原材料的家庭作坊起步。如今从各种配件到成品,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现在,兰考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已有34家,涉及古筝、琵琶、扬琴、古琴等2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数据显示,内地以桐木为原材料制造的民族乐器,90%来自兰考,因此兰考也被称为“国家民族乐器音板生产基地”。

除了乐器制作,木制品加工企业在兰考已有560多家,每年木材加工产业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元,形成了一条4万人就业的“泡桐经济”产业链。

在当地最早从事乐器生产的中州乐器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家公司年产2万台古筝,销往全国各地,“留不住货,做出来就拉走了!”目前该企业有200多名工人,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他们都是附近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下班就能回家照顾父母孩子。”

泡桐,过去为百姓遮风挡沙,如今又为百姓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家门口”就业成风尚

距离兰考县委大院南边几百米就是兰考火车站,这座陇海线上普通的豫东小车站,见证了这些年兰考人民为了生存的几次转移。

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听说外出打工能挣钱,兰考人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现如今,兰考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的兰考人又坐着火车回来了,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兰考用了30年把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变成产粮大省的产粮大县,粮食高产虽然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状况,但增收后劲明显不足,工业成为困扰兰考发展的“短板”。

对此,兰考通过“工业强县”战略,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使品牌企业和具有兰考特色的优势资源产业集群成为其工业耀眼的标签,燃起了兰考走向经济强县的希望。

随着项目在兰考的落地生根,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产业,更把长久在外漂泊的兰考人吸引了回来。三环华兰集团是兰考木制品加工行业的龙头,年产值达6000万美元,公司里兰考本地员工已经突破4000人;在该县的城关乡姜楼村,一位在外经商多年的回乡创业人员,通过流转6000亩土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让附近8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成为职业农民。

还有曾经作为农村实施集体经济的榜样树立起来,被焦裕禄称为“双杨树的道路”的红庙镇双杨树村,更是把工业园建到村头。占地1000多亩的工业园区,塑钢厂、食品加工厂等企业就在家门口。在塑钢厂,村支部书记吴青云介绍,现在,园区不仅把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全部吸纳了,每年还有两三百万元的税收,为双杨树村发展积聚了力量。最近,听说又有两家外资企业将要落户工业园区。

“过去17年,我总共介绍了2万多名兰考人外出打工。”最早在兰考从事劳务输出的游富田说,“这几年,我再也不用介绍人出去了。过去我们总认为劳务输出可以实现农民脱贫,现在才明白,加快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会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游富田说,“未来5年兰考的各种产业发展,将使本地剩余劳动力全部得到消化。”

留住人心方为城

工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劳动力留在兰考之后,摆在兰考新型城镇化建设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此,兰考积极探索实施教育牵动、住房牵动,强化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

“社会保障一体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进城务工人员、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将未就业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并轨。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8%,全县10多万60岁以上老人从2011年开始每月领取60元的养老金,提前实现了“老有所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支付制度改革,探索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助推公立医院改革。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文体事业一体化,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群众阵地和文体队伍;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探索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发展与农民就业相结合,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与城市基本持平,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高城市承载力”。推进水系、环城防护林带和沿高速、高铁、国道的绿地生态走廊建设以及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保障性住房供给范围政策落实情况监督,确保符合条件进城务工农民在保障性住房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农民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建立完善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转移接续制度;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在县城和产业集聚区周边建设住宅社区,以优惠价格提供给本县域内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的进城农民。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