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凉爽天气今起眷顾绿城
图书馆少儿阅览室
成为孩子暑期乐园
积极做好防汛
确保群众安全
七旬老太路边晕倒
警民接力送其回家
高温“炙烤”下的坚守与应对
“牵手工程”阳光助学活动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温“炙烤”下的坚守与应对
现场直击

本报记者 成 燕 裴其娟 侯爱敏 张 倩 宋建巧 聂春洁 黄永东 覃岩峰 王 红 文 宋 晔 图

核心

提示

炎炎烈日,热浪袭人。连日来,连续的高温让绿城切换至“烧烤模式”。

在烈日的炙烤下,不少一线基层劳动者依然挥汗如雨,坚守岗位。难耐炎热,众多市民喜欢“宅”在家中寻求清凉。与此同时,在线餐饮外卖数量骤增,绿城景区开启“夜游”模式,多家游泳馆、冲浪场所人头攒动……省会“高温经济”昂首步入黄金时代。

昨日,本报记者来到项目工程建设现场,走上街头采访一线劳动者,实地感受“高温经济”引发的变化,了解供水、供电部门如何迎峰度夏,采写暑期生活出行提示……希望能为绿城市民消暑度夏提供帮助。

农业快速路第七标工地现场设立“爱心凉棚”,给农民工发放绿豆汤及防暑降温药品。

服务行业

坚守岗位挥汗如雨

当许多市民行色匆匆地穿过闷热的街道,一头扎进空调房“避暑”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始终有一群辛劳的工作者,在高温下坚守岗位,在工作中挥汗如雨。

昨日,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下午2时,手机的天气信息显示,气温高达38℃,马路上热浪滚滚,热气逼人。然而,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力军——公交车依然如常行驶在马路上。2时30分,一辆没有空调的29路公交车上,车厢的气温和外面一样闷热难耐,车子开动时,从窗户吹进来呼呼的热风,司机刘师傅脸上的汗就没有干过。刘师傅说:“天热,汗多,又不敢多喝水,只能润润嗓子。”多年的行驶经验让刘师傅练就了一身防暑本领。“心静自然凉”,除了水和防暑药品之外,良好的行车心情非常重要。

下午5时,在黄河南路一家加油站内,车子驶进驶出带来的热气混合着汽油味,在酷热的加油站内蒸腾。穿着厚厚工作服的加油站工作人员不停地忙碌着。在这里工作一年多的小周说,遇上这样的高温天气,衣服就没干过。

施工工地

一线工人汗湿衣襟

7月骄阳似火,在这汗水止不住的三伏天里,灼热的阳光与滚烫的热浪侵袭着整座城市。

昨日10时许,记者来到农业路中州大道互通立交建筑工地,此时室外气温已经达到38℃以上,但工地上并没有停下施工的步伐,或搬运模板,或操作塔吊,或焊接钢筋……

刚走进工地,记者就感觉一股热浪袭来,不一会就已汗流满面。“这些天太闷热了,站着不动还出汗呢,更何况那些穿着厚重工作服的工人呢。”施工现场总工刘建勇对记者说。农业路中州大道互通立交施工现场,有近700人在现场进行作业,目前工程桩基施工几乎过半,有些已转移上空墩柱和箱梁施工。因天气炎热,工地上一日三餐有解暑的绿豆汤,还不定期发放防暑药品,而且作息时间也做了调整,宿舍里安装了空调,但是在高温下的室外工人还是十分辛苦。

46岁的莆师傅是一名木工,负责安装模板。烈日把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都晒得通红,汗水顺着脸不断往下淌。记者发现,莆师傅的衣服上,由于汗水晒干结晶出白花花的盐巴,在烈日照射下有些耀眼。在工地的另一端,满头大汗的钢筋工刘洪俊告诉记者,太阳下的钢筋就像在火里烤过的一样,十分烫手。

据了解,工人在与高温“抗衡”时,项目建设方也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降温保障措施,如发放西瓜、饮料、人丹等防暑降温药品,开放空调室为工人提供休息纳凉场所。

工厂车间

开足马力紧张生产

入伏以来,骄阳似火,烈日难耐,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奋战在一线的工人带来了严峻考验。昨日16时,走进位于上街区的郑州中海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进行焊接等生产劳作。

“去年9月公司刚刚奠基,但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已开始进行试生产,目前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效益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在一线生产车间,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禹志伟告诉记者,中海威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环保设备专业制造企业,与上街传统企业相比,它的科技含量更高,其耐磨橡胶衬里是国内外矿山首选品牌。

焊接工小张不时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他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开足马力忙生产,产品销量大了,企业效益好了,大家的工资福利待遇自然也就好了,所以出点力,流点汗,真没啥。对于如何应对连日高温,禹志伟表示,该公司已经出台了多项保障措施,比如给一线工人发放相应降温补贴等。

记者从市工信委了解到,面对高温,我市多家工业企业依然开足马力忙生产,与此同时,公司对于员工的关怀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暖心。如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员工昨日吃上了爽口的西瓜。为帮助他们清凉度夏,市工信委等单位纷纷为绿城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工人送去了清凉用品。

悄然应对

商家景区争挖“避暑商机”

炎炎盛夏,到哪里寻觅纳凉消暑好去处?多家商场、超市、电影院成为市民避暑好去处。昨日中午,记者在中原万达、大商新玛特中原店等多家商场看到,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前来吃饭、逛街、休闲。

上周六晚,“第三届消夏狂欢季绿博之夜”在郑州绿博园启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纳凉休闲。不少市民举家前来观看精彩表演,欣赏改造升级后的枫湖音乐喷泉,集体开启夜游“消夏模式”。上周六,郑州黄河谷·.马拉湾接待游客总量突破万人,一周以来,平均日接待量达8000人次。在郑州多家游泳馆,也成了少年儿童戏水玩耍的“乐土”。不少游泳池日接待量比上月增长30%左右。

除了室外游玩点,巩义康百万庄园、杜甫故里等景区也纷纷推出“清凉游”等特色活动,吸引众多学子前来感受厚重文化。

高温烤热“宅经济”

最近几天,郑州持续“烧烤”模式,为避开骄阳的暴晒和高温炙烤,人们“宅”在屋里的时间越来越长,餐饮外卖、快递、电商生意随之红火起来。

“高先鲜”麻辣鸭货创始人高杰告诉记者,他们主营鸭头、鸭板肠、鸭翅等休闲零食,是夏季畅饮佐餐佳品。每到高温天气,外卖订单数量都会比平时增加30%~40%,他们有自己的外送团队,订单多时还会启用第三方外送团队。13日我市高温第一天,外卖订单明显增多,工作人员都是在超负荷运转。

工作闲暇之余喜欢去商场超市逛逛的李女士,这两天选择在网上“逛街”。“除了衣服等日用品,连水果等生鲜商品都是在网上买的。”网购行为多了,快递生意相应就变得更好。顺丰速递一位快递人员告诉记者,夏季送单量会比平时多一至两成,“天气热,人们‘宅’在屋里的时间多了是主要原因”。

市区水电用量激增

连日高温,我市水、电消耗量连日攀升。7月13日,我市日供水量达到108万立方米,市区供电负荷达到630万千瓦,均创今夏新高。

记者了解到,供水方面,由于有了南水北调水源作保障,目前全市供水工作进展平稳,其中,刘湾水厂日供水量已超过20万立方米,传统的南部低压区也基本没出现停水现象。

不过,由于今夏我市供电形势紧张,管城、金水部分区域已开始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昨日,郑州供电公司提醒市民,应尽量减少集中使用大功率电器,同时不要将空调温度设定过低,节约用电。

据介绍,负荷高峰时段,金水区、惠济区、郑东新区、二七商圈区域为供电紧张焦点区域,供电线路与设备将面临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考验,设备故障概率升高。针对持续高温及恶劣天气下故障易发、多发现状,郑州供电公司通过实时发布“电网运行特别提示”等方式,提高电网安全预警预控水平。35支应急抢修队伍、615名抢修人员、64台抢修车辆目前处于实时待命状态,备齐各类抢修物资,确保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响应。

温馨提示

高温户外作业有规可循

记者从市安监局职业健康处了解到,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40℃以下的,应按规定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

昨日,市建设安全监督站针对进一步做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下发紧急《通知》。按照要求,各建筑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对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要适当调整作业岗位,切实保证农民工居住生活环境。要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当气温超过35℃时,在11:00~15:00期间,原则上不得进行室外作业。在相关防暑降温方面,要做好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饮水、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疫、防中毒等工作,并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凉茶和常用防暑药品。

高温津贴须足额支付

记者昨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省人社厅、工会部门将在全省范围重点督察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维护,高温天气用人单位须足额支付劳动者高温津贴,严禁用人单位延长职工高温作业时间和加班加点。

在高温天气期间,凡工作场所存在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合理安排职工在高温天气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增加职工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

省人社厅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为由扣除或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和奖金。此外,各地要切实加强女职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23个纳凉点可享清凉

入伏第一天,我市23个纳凉避暑点正式开放。连日来,不少市民来到纳凉点,享受阵阵清凉。

记者在嵩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人防工程纳凉点看到,不少市民正在休息、娱乐。由于人防部门在入口处设置了醒目的纳凉点标识,还在人防工程内部贴心地准备了书籍、象棋等休闲娱乐设施,吸引不少市民纷纷至此寻觅清凉,惬意度过炎炎夏日。

据了解,本月13日起,我市23个纳凉避暑点已全部向市民敞开怀抱。

高温下的建筑工地,工人们及时补充水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