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小小说
知味
新书架
影视谈
郑州地理
散文
lh5774
lh577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11

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选择性记忆”。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知识记忆起来比较容易;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记忆起来比较容易。拿破仑曾在法国皇家陆军学校专攻炮兵学,后来被授予炮兵少尉军衔。他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之中,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这种对火炮的偏好,使他能准确记住设置在法国海岸的大炮种类和位置。如果部下关于大炮位置的报告有误,他能及时纠正。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关注经济建设,因而能准确记住俄罗斯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弄懂了“选择性记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专注会成为记忆力的“增强剂”。

大学生的记忆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记,就是把学习到的新知识保存在记忆的仓库里;二是忆,就是对知识进行回忆和重温。在学习过程中只记不忆,是记不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世界,吸收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存储着大量的知识。只有经常回忆和重温,用得着时才能将相关知识拎出来。我给这种本领起了个名字,叫“人脑搜索功能”。举一个例子:

2014年4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 》刊登了《从楚王失弓说开去》一文,其中有一段话:“《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

我读过《吕氏春秋》,通过回忆,我怀疑作者引述有误,就去查《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的记载是“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这里说的是“荆人”,并未说“楚王”。荆人即楚人或南方人,将“荆”改为“楚”,还说得过去;而将“荆人”改为“楚王”,显然是一种错误。现存文献中有“楚王遗弓”的记述,但不是《吕氏春秋》,而是《公孙龙子·迹府》和《孔子世家·好生》。估计《从楚王失弓说开去》一文的作者引述时并未同原著核校。于是我给《人民日报》一位副刊编辑发了一则手机短信,指出这一错误。编辑同志很快回复:“这篇文章既然标明典故引自《吕氏春秋》,那么,将原文‘荆人’翻译成‘楚王’显然是不准确的。谢谢您的提醒。”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记,而且学会了忆,养成经常回忆、重温、联想、检索的习惯,你所学知识就不会轻易忘掉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25日

倡导“硬读”和大胆提问的学习风格

——写给陈咨霖同学的信

学会在提问中学习、在提问中思考、在提问中创新……

陈咨霖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除了读专业书,还喜欢读人物传记和历史类著述。你采用图表方式或列提纲方式,把书的逻辑架构整理出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些做法很好,望能坚持。

你在答卷中提出:读理论书籍,很多专业名词不懂。即使弄清楚了名词,放在整个语境里还是理解不了。“遇到读不懂的书时,不知道是硬着头皮读下去还是放弃?”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先向你推荐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常常会觉得很难懂。不要紧,把它放在一边,换一本来读。几个月或半年后再将第一本书看一遍,你肯定会比以前理解要好得多。”“先放一放”是鲁迅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

宋代文学家苏轼采用的则是“各个击破”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都读懂,每读一遍只要读懂和消化一个问题,读懂一点是一点。这种办法也不妨一试。

至于“硬读”,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办法。《珍惜自己读不懂的书》的作者杨照就喜欢“硬读”。上初中时,杨照开始读德国作家黑塞的作品,《彷徨少年时》《漂泊的灵魂》《乡愁》《流浪者之歌》,一本接着一本地读。每天早上五点半,他用闹钟将自己叫醒,然后坐在书桌前,摊开书一字一字地读,一行一行地读。之所以这样认真,是因为读不懂。一方面是不服气,觉得只要坚持下去,陌生的字句意义总有一天会在眼前豁然开朗;另一方面是好奇,那读不懂的字句间,偏偏有一种奇特而神秘的魅力,吸引他一直想看下去。杨照说:“少年时代最大的珍宝之一,就是极度善感的心,随时吸收,随时感应,就算对于看来陌生、疏远的东西,也不要轻易拒绝。”如今,杨照对黑塞的作品已经非常熟悉。前些年,一家出版社重新出版赫尔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时》,特约杨照撰写了评介文章,可见他已成为研究黑塞作品的专家。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办法,还有一种是不懂就问。郑州大学有46个院(系),在近6000名教职工中,既有两院院士、知名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又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中原学者”。只要你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定会有人给你指点。遗憾的是,一些大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以课堂提问为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几年前曾经发布过一份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选择“从未提问”的学生超过20%;选择“经常提问”的学生只有10%。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大胆说出你的疑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助于扩大你的“知识圈”。建议你积极开发自己的提问潜能,学会在提问中学习、在提问中思考、在提问中创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3月1日

阅读专业书不必平均使用力量

——写给周安祺同学的信

读书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有些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该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周安祺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喜欢读文学方面的书。你在读书过程中能记下感触较深的文字,捕捉“心中所想而笔下全无的道理”,并与作者传递的思想产生共鸣。这说明你不仅读了,而且读进去了。这样读书可以增进你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你在答卷中提出:“很多专业书比较难读,是否可以挑选书的精华阅读,而不通读全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向你推荐培根的《论学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