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编者按
古都新郑
征 稿
好书推荐
黄 帝
登具茨山
品 茗
嫫 母
大隗晴岚
这些名人游园在新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嫫 母

身边的历史人物

嫫母,黄帝次妃,方相氏,因发明纺织被后世祀为“先织”。她也是镜子和火药的发明者。

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但是,她却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更由于黄帝的推崇使她成为六宫的楷模。屈原《九章》说:“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汉代桓宽《盐铁论》说:“嫫母饬姿而矜夸,西子彷徨而无家。”《路史·后纪》卷五记载:“次妃嫫母,貌恶德充。”《列女传》说:“黄帝妃嫫母,于四妃之班居下,貌甚丑而最贤,心每自退。”唐代佚名《雕玉集·丑女篇》记载:“嫫母,黄帝时极丑女。锤额蹙颚,形簏色黑,今之魌头是其遗像。但有德,黄帝纳之,使训后宫。”宋罗泌《路史·后纪卷五》记载:“次妃嫫母,貌恶德克,帝纳之曰:属女德而不忘,与女正而费襄,虽恶而何伤。是生苍林、禺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也说:“帝又纳丑女,号嫫母,使训宫人而有淑德,奏六德之颂。”

嫫母虽然丑陋,但是黄帝对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后宫的责任交给了她。在黄帝周游巡视天下时,黄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黄帝命令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嫫母有非凡的组织能力,黄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

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黄帝专门挑选了面貌丑陋、性情温柔、品德贤淑的丑女嫫母作为自己的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嫫母果然不负黄帝的厚爱,对妇女们实施德化教育。当她看到当时人们冬衣兽皮,夏穿树叶时,就发明了织丝成绸,又染上颜色,用来做衣服。这样,嫫母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开创了人类文明新纪元。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经发现陶纺轮、石织轮、骨针、骨锥等纺织和缝纫工具,在一些彩陶上发现有服饰纹,说明黄帝时期已经发明了植桑、养蚕、巢丝、纺织和制衣。

黄帝战蚩尤,降神农,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结束了野蛮时代,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梳妆打扮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爱美是女人的本性。那时,女人们经常面对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静的河边、水边,梳妆打扮,来满足爱美的天性。嫫母觉得自己长得丑,轻易不去河边凑热闹的。有一次,身强力壮的她,上山打石片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块质地晶莹的石片,竟能反映出自己的形象来。嫫母又惊又喜,就把这片石头偷偷搬到自己的房间里,用工具打磨得又平整,又光滑。这样,她无须去水边,只要拿出这片石头,就能看出自己的容颜来。常言说:“貌丑不能怪镜子。”嫫母躲在家自己照,虽然和到河边照没啥区别,但却能避开人多时候的尴尬。

后来,黄帝的其他夫人见嫫母长久不去河边照脸,心生疑惑,便悄悄观察,发现了这个秘密。对女人来说,无须跑到河边,就能够天天照自己的脸,那是何等的幸福啊!于是镜子很快流传开来。从此,中国人使用镜子的历史就开始了。所以,《物原》说:“轩辕作镜”。《轩辕内传》也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述异》也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嫫母的发明创造为后世带来了巨大财富,火药的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纺织制衣和镜子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唐代诗人周匡物有《古镜歌》,诗云:

轩辕铸镜谁将去,

曾被良工泻金取。

明月中心桂不生,

轻冰面上菱初吐。

蛟龙久无雷雨声,

鸾凤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台对晓开,

不知谁是孤光主。

为了纪念嫫母的功绩,自南北朝以来,历代都设先农坛,尊嫫母为“先织”,加以香火祭祀。

靳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