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大企业大产业引领经开区向前奔跑
工地喷雾降尘
缓中趋稳调结构 稳中向好换动力
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深度融合
城镇居民医保
个人缴费提高
郑州已开建15个
创新创业综合体
生态水系提升
工程加快推进
省公安厅约谈
火灾高危单位
市人大代表履职
学习班昨日开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企业大产业引领经开区向前奔跑
装备制造 “智造”升级现代物流 提质增效
产业篇 经开区从六星级产业集聚区出发再谋新跨越 系列报道之

本报记者 张 倩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产业,特别是大企业和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

近年来,经开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三个转变”的指示精神,狠抓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大汽车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现代物流业。围绕主导产业创新,以战略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体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上半年,经开区以夯实六星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新起点,着力扩投资、稳运行,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现代产业发展成绩斐然:汽车产业稳步增长,实现总产值235.5亿元;装备制造产业企稳回升,完成产值103.1亿元;现代物流产业增势良好,完成营业收入229亿元。

站在新一轮发展起跑线上,经开区下半年提速发展、提质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鼓已经擂响!该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绍营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人”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聚集工作重点,着力突破提升,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汽车产业 越“跑”越快

海马汽车、宇通集团、东风日产……从零部件到整车,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马力十足”、蒸蒸日上。以汽车城建设为统领,经开区着力在壮大产业规模、构建高端产业集群、激发企业活力等方面谋求新提升,全力打造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

今年上半年,海马轿车产量预计达4.2万辆,产值达32.2亿元,增长16.8%;宇通客车完成整车产量1.5万辆,增长22.7%。集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新能源研发等上下游产业链,经开区已成为中西部省会城市整车厂最多、品种最全、配套率最高、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今年下半年,经开区将大力推进东风日产扩能和新30万辆整车项目,鼓励海马通过持续研发,投放S5、M6等升级换代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和市场份额。同时,紧紧依托东风日产、宇通、海马整车三大平台作用,加大零部件产业招商力度,提升汽车零部件的本地化水平。

装备制造 “智造”升级

新签约富士康液晶面板、弗雷森大马力拖拉机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中兴产业园、宝冶钢构等项目,建成投产中铁盾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生产基地项目……随着“大块头”项目的落地生根,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不断扩能升级成全国重要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海尔100万台空调项目顺利达产,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中铁装备订单量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郑州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产值103.1亿元,增长10.3%,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国内遥遥领先。

作为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中铁装备知名度不断攀升,一跃成为国内隧道掘进机研发制造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从制造到创造、从产品到品牌、从速度到质量、从亚洲市场延伸至欧洲市场,中铁装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居国内第一。

着力加快工程装备、光电产品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在未来发展中,经开区将重点引进一批现代高端制造业,做大产能规模,打造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

现代物流 提质增效

依托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国家一类铁路口岸优势,国际物流园区、郑欧班列等产业平台,今年上半年,郑州经开区现代物流产业势头强劲,全产业营业收入229亿元。聚集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百余家,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先导区、核心区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物流分拨覆盖全国各地和欧洲地区。

科学规划引导,合理布局项目。本着节约集约用地,便于资源配置的原则,经开区国际物流园区内规划了十个“园中园”项目。按照计划,经开区国际物流园区围绕打造千亿级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双千亿”奋斗目标,以产为基、因产兴城,逐步打造产城融合的“生态型、复合型”产业新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