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蒋 寒
晴光(国画) 李升运
偃师、滑县与古滑国
江上渔歌(国画) 王文珏
读书是一场心灵拯救
夏日的麦场
《特警力量》
随意之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读书是一场心灵拯救

付小方

我长大了,长成一个平和、宁静、心向美好的小妇人,我很为自己感到欣慰。我觉得,这大多应归功于读书。

以前的我是痛苦的、不快乐的。我生下40天就被送到姥爷家寄养了,其间又在各个姨家来回辗转居住,直到四五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幼年爱的不稳定和父母的缺位致使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脆弱、敏感。我没有朋友,和兄弟姐妹也玩不到一块,我常常是孤独、忧伤的。六岁那年,有一天我竟想:如果我不存在于这个世界,那该多好啊!

那时,我家很穷,并无书可读,上了小学,学校发了语文课本,里面有好多美丽的文章和诗歌,我非常喜欢,常常读了又读。我清楚地记得,有一篇课文讲一个小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只迷路的小羊,她抱起小羊,直到天黑才找到它的家。临分别时,小羊妈妈朝她咩咩叫表示感谢。小女孩的善良和母羊的知恩深深打动了我,那一刻,我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还有一首关于下雨的诗歌,“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那首诗单纯、清新、动人,念着念着,似乎能听到满山遍野的雨声,让人的心欢呼雀跃。我一直喜欢下雨,就是缘于这首诗。

那些课本是我最初的读书,它们为我打开了生命的另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领略了生命的灵动和欢悦,纯洁和善良,温暖和祥和,我不再那么孤单和忧伤了,内心也不再封闭,我开始有了朋友。这是读书为我带来的第一次心灵拯救。

后来到外求学、参加工作。工作期间,我曾遭受过同事的排挤,她在我的工作中使小坏,在领导和其他同事面前搬弄是非,让我苦不堪言。我想,我只是一直用心工作、尊敬领导、善待同事,自问并无得罪她,她为什么要和我过不去?我愤怒、悲伤,这些消极的情绪让我一度陷入复仇的深渊不可自拔。然而,当我读了刘墉的职场励志散文,后又读古书《庄子》,看到“有容乃大”,我忽地豁然开朗,内心一片澄静,多日来的愤怒一下子烟消云散,复仇的想法也逃之夭夭,我原谅了那位同事,也彻底放下了她的所作所为,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安好。

读书再一次拯救了我的心灵,它像一名导师把我引往一条充满睿智、豁达的道路,循循善诱,让我日益坚强、进步和成熟。

在婚姻和家庭上,我也曾遭遇过危机,特别是与原生家人的关系上。因我从小不在家,其间又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让我深受伤害,我与他们的关系并不亲密,甚至讨厌他们,这也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后来,我专门读了一些心理书籍,如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通过这些书,那些伤害慢慢得到了平复,我试着谅解家人,转变自己,走近并关心他们。渐渐地,一切都有了好的变化,家人对我好了,我的心也变得安宁而又平和。这是读书为我带来的第三次心灵拯救。

著名教育学家尹建莉曾说:“阅读是疗伤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每一次的情绪共鸣里,我们更为理解他人和自己,种种难以释怀的东西就会慢慢放下,心灵丰盈后,消极心理的地盘就被挤占了,更多的阳光会从书籍的窗户中照耀进来;当我们借助那么多优艉的心灵能站到一个高处时,我们就开始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豁达,于是我们从狭隘和迷茫中开始一点点挣脱出来。”我非常认同她说的话,读书,就是生命中一场场的心灵拯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