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影视谈
新书架
随笔
抗战记忆
阅汉堂记
lh5612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麦 子

潘新日

麦子黄了的时候,是弥漫着粮食的香味的。

那些闪亮的麦芒,天生就带有王者之风,那么霸气,那么孤傲,披着金黄的斗篷。

祖母说,麦收半年粮。祖母去世后,麦地成了她永久的家,她就在那些麦浪里摇着船。

麦苗都有一棵绿色的心。

在乡下,麦子二字妇孺皆知,是属于乡下最流行的词汇。

麦子,近乎亲人了,世间冷暖,是融进了真情和爱意的,带着安定和宠爱之心。悸动的麦穗越黄,赿带有人间烟火气,沉甸甸的喜悦低着头。

人说,一粒小麦优于一颗钻石。

那钻石也没有小麦的心。

丰厚、饱满……是农人犁耙下的水墨浸染,是沃野之上的绿色骚动和金黄硕实,似绿衣少年,又似沉稳的老僧,是那个夏天最成熟的舞者。

很多人都赞美过麦子,道出了麦子的好,而不去说麦子的成长历程,是在寒霜之后,在雪地里,一点点嫩绿,做一场绿色的梦,和春花一起,行一场花事。

《春江花月夜》里有麦子拔节的声音,此刻成了音符,那曲子是带着春风的,有花香和青草的味道,还有麦芒和飞蛾……

常回忆起童年的麦田,多是碧绿的,被田埂圈成了小块,麦子旺盛的时候,像是要漫出来。春分时节,细雨绵绵,农人们忙着施肥,化肥像一把把雪,跌落在优美的弧线里。野草的身影极像田里的麦苗,一枝一叶地模仿,试图以假乱真,可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麦子作为大家闺秀,怎么可能低就于野草,一身闪光的麦芒成了田地的王。突然就这么区分开来,带着庄稼的霸气,饱满了乡村的情谊。

真的喜欢这些傲气十足的麦子了,一田一田的丰收养了多少人的心。

阳光也总是偏心的,总喜欢把一生的灿烂披在成垄的麦田之上,也不忘点缀些露珠和虫鸣,让田野更加丰满,让麦子滋滋生长,心爱之时,可见平凡。农活依旧,干与不干,无关紧要了。我常以为,农人与麦子做缠绵的情人,竟成了一生一世的守护,那些祖辈的传承,丝毫不会减产,通常,劳累和汗水都带着快意和满足,那份辛劳伴着麦香的释然。

乡下人多像这些麦子,有着平常心和美意,风里雨里,静静地开放。

人说,麦子养人。我却认为人养万物,但只是懂得麦子真身的人太少了。岁月如逝,麦子一茬茬的倒下而后又生机一片,人又何尝不是?分明这些麦子和人一样都是别人的庄稼,都要收割和归仓的。

麦子、麦子!我们倾尽一生,败走麦城,走到了,满心欢喜的是脱胎换骨的庄稼,还有至亲至爱的亲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