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方确认残骸属于MH370
安倍讲话未提
“无核三原则”
最高检出台“八项禁令”
规范职务犯罪侦查工作
企业为经营拆借资金受法律保护
明确民间借贷被认定无效的情形
张劲夫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俄法同意废除“西北风”合同
《保卫黄河》:
宋楚瑜宣布参选
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
“扫黄打非”办部署
严打网络不雅视频
第12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召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保卫黄河》:
民族危亡时刻奏响时代最强音

据新华社西安8月6日电(记者 刘书云 陈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70多年前,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自此,黄河上下,长城内外,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

延安桥儿沟,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旧居周边寂静无言,《保卫黄河》的曲目就诞生于此。

1938年末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第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东渡黄河时,他亲眼看见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进行生死搏斗的情景,为船夫们的英勇豪迈所感染,开始酝酿创作。在吕梁山的两个多月里,他与抗日游击健儿一起出生入死,火热的生活触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后来他因坠马受伤,再次渡过黄河来到延安疗伤。

1939年春天到达延安后,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长诗。作品完成后,光未然把已到延安鲁艺任职的冼星海与演剧三队的同志们请到他居住的窑洞里。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一盏极其昏暗的油灯旁,年轻的诗人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八个部分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光未然的深情感染着窑洞里的每一个人,诵读结束时,凝神片刻之后的冼星海突然站起,将歌词一把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

冼星海当时正在谱写《生产大合唱》,他用了六天时间完成后,立即着手《黄河大合唱》的谱曲。又是六个昼夜过去,冼星海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礼堂的首演获得成功。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10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刚一唱完,毛泽东就连声称赞“好!好!好!”此时的冼星海,已眼含热泪。周恩来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