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瑞海公司老板是谁
是否具有“神秘背景”
事业单位人员可在职创业
试点一年仅签约12户
以房养老缘何不叫座
整合信息平台避免数据“打架”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
牺牲消防员一律追认烈士
事故责任查到底绝不袒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试点一年仅签约12户
以房养老缘何不叫座
观念背后有隐忧,实为担心“吃亏”明确“定制化”定位

试点一年仅签约12户

以房养老缘何不叫座

据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领取“万八千”养老金,终老时房子归保险公司处置,你愿不愿意?

2014年7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今年4月份,第一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推出。然而截至目前,仅有十余户居民愿意成为“吃螃蟹”的人。以房养老为何叫好不叫座?

以房养老难敌“养儿防老”?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以房养老产品的市场潜力似乎不容低估:“银发浪潮”来袭,诸多老人亟待解决养老后顾之忧;大量存量房产需要盘活。然而,据幸福人寿总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总共只有12户签约。

63岁的北京市民刘慧芳老人目前住在养老院,每月4000元的费用儿子给交,“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还完按揭,房子肯定留给儿子,我要是以房养老,啥都没留下,以后怎么和儿子相处,不都给银行打工了?”上海民政部门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的老人拟将房产留给子孙,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而此前由华中师范大学发起的一项调研显示,近99%的子女反对父母以房养老。

观念背后有隐忧,实为担心“吃亏”

“保险版”以房养老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为投保人提供养老金的周期与生命等长;投保人在身故前享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投保人身故后,房产处置的剩余所得将会返还给继承人。

“产品看起来挺‘实惠’,但其实有许多操作环节令人不免顾虑。”73岁的武汉市民孙先生决定详细了解后再作决定。

——上涨收益怎么算“谁说了算”。“房子被拿走,保险公司或银行就会占据话语主动权。而一线城市房子涨价潜力较大,将来老人在分享房屋上涨收益时很容易‘被缩水’。”一些咨询者担忧。

——相关机构业务不衔接。目前,这项涉及保险、银行、房产评估第三方机构的业务并未实现“无缝对接”。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房产评估、中介机构并未涉足这项业务。

——70年产权门槛。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如果再发生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提前收回,根据“房随地走”的原则,那么双方当事人都会受到很大损失。

明确“定制化”定位

深层次来看,以房养老从备受关注再到遇冷,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主干出现缺失。

“我国目前养老保障有‘三个支柱’,分别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以及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邓宏乾说,“以房养老作为养老服务的一项有益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养老保险等主流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