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友邦列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友邦列阵
东望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友邦列阵
——走近俄罗斯参阅方队

外国军队

首次参加

中国阅兵

来自五大洲的17个国家军队方队或代表队,参加胜利日阅兵分列式。这是我国首次邀请外军参加阅兵。

白俄罗斯、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墨西哥、蒙古国、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11国派方队参阅,每个方队参阅人数为75人左右。阿富汗、柬埔寨、斐济、老挝、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等6国派代表队参阅,每个代表队参阅人数为7人左右。

身着不同制式军服的外军参阅方队或代表队,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以本国的阅兵姿态通过天安门广场,充分体现了各国军队的传统和军人的良好形象。

70年前,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二战,东西方携手并肩抗击了那股有史以来最黑暗的力量;70年后,中国军队与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外国军队代表相聚北京,在这个城市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邀请外军方队或代表队来华参阅,充分体现了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对世界持久和平的追求和向往。”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少将说。

“大象”部队

这是一支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军队,但在脱掉仪仗礼服之后,年轻的官兵戏称自己是“大象部队”。

声名显赫

“我们是莫斯科卫戍区第154独立警卫团下属的仪仗部队,是名副其实的荣誉部队。”俄参阅方队领队亚历山大·库罗夫说。

俄方资料显示,第154独立警卫团组建于1979年12月17日,下属的仪仗连成立于二战时的1944年,接待的首位外国元首是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

俄国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仪仗营已经为超过3.5万场重要活动执行仪仗司礼任务。

大象之师

从8月22日抵达北京起,俄参阅方队就开始了紧张的训练。俄军派出了76名仪仗官兵来华参阅。官兵的平均年龄为20岁,身高均超过182厘米。

按照俄军惯例,走在方阵最前面的是仪仗队队长,他身后是3名护卫俄罗斯国旗的队员,再往后分成陆、空、海三个兵种小方阵,紧随其后的是3名旗组成员分别护卫三军旗帜,小方阵编成4乘5的队列。

库罗夫说,队员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形象的称呼:大象。他们希望自己能走出大象那样威武雄壮的步态。

入乡随俗

与中国军人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需要适应俄罗斯军乐一样,俄罗斯官兵来到中国参阅,也需要适应中方的军乐,与其他受阅部队保持整齐划一。

“我们正步走的步速是每分钟120步、每步80至90厘米,但中方训练的要求是每分钟112步、每步75厘米,”博布罗夫说,“大约一个半月前,我们在莫斯科进行了适应性训练。”

本版文图均由新华社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