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月底完工
荥阳加速建设“健康园区”
邻里热心施救
耄耋老太脱险
登封特色馆下周迎客
走进抗战老村白槐村
荥阳枯河现成群白鹭
中牟青年路街道设基金奖励学子
巩义下半年农机补贴开始申请
荥阳强化《食品安全法》培训
巩义部署
人口抽样调查区域划分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进抗战老村白槐村
白槐村古皂角树
白家古宅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图

今年91岁的白文立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刚刚接受了新密市政府的表彰,他的家乡新密市米村镇白槐村,日前被省住建厅命名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

白槐村三面环山,北边的高嘴山地势最高,这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山寨,至今仍是军事要地。抗日战争期间,一支国民党部队撤退至此,遭日军尾追。抗日部队登上白槐村的高嘴山古山寨,日军多次冲锋没有攻下。夜幕降临,为防止日军偷袭,抗日部队找来一些洋铁桶,不定时在桶里放鞭炮,发出啪啪的响声,吓得日军不敢进攻。天亮后,日军发起猛烈进攻却未遭到抵御,攻到山顶,发现抗日部队早已撤退,只见到几个破洋铁桶和满地的鞭炮皮。恼羞成怒的日军指挥官命令士兵架上炮朝山寨打了三发炮弹,懊丧地下山。

类似的抗日故事在白槐村家喻户晓。抗战时期,皮定均在豫西组建抗日先遣队,曾一度在附近的尖山田种湾驻扎,白槐村的开明乡绅白松年经常用牲口驮着粮食、煤等给抗日部队送去,从物资方面支持抗日战争。如今村里的白家古宅,就是白松年的住处。前面的大院落已经坍塌,只有后院的二层窑洞房屋依然存在,上五个石台阶,走进屋内,里面非常宽敞比较明亮。这是一条横洞,且是洞中有洞,类似现代的套房结构。足以显示当年白家的富裕。据说,当时院子里还设有私塾学校,供全村的孩子上学。村干部说,白松年排行老大,曾是密县县衙的参议员,心地善良,同情穷人,平日里穷人家里有时揭不开锅到他家借粮,他没有不给的,而且从来不记账,不让人还。

白槐村域内为一河两坡,南坡虽然不高,但多是悬崖峭壁,树多田少,小溪就靠山脚流过。北坡高大,西边陡峭,东边较缓。山腰以上为岩石,下为梯田沟滩及河岸。近年来,在国家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的政策指引下,山上栽上柏树,不适应种粮的梯田荒地都栽上了树,东地种植了200亩核桃园。初秋的白槐村,不论是走在乡间小道,或是山坡上,满眼绿色。村西边的大石门水库,更是一处美景,双牛、高嘴两座大山在这里对峙,山高、谷深、林青、水绿。

村里零星地散落着石碾、石磨、石碓舀、牛槽等。还有一棵皂角树,是新密市古树名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树干中空,十分奇特。村北高嘴山的西头龙头,是全村的制高点,也是远近闻名的魏长城遗址,距今约有2500年的历史。寨周长约2000米,东部坡度较缓的山梁,是进寨的唯一通道,南西北三面山势陡峭,易守难攻。

如今的白槐村,正在寻求外来投资,利用古迹美景打造近郊游景区,尽快致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