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新郑发展
关注百姓生活
聚焦胜利日大阅兵
群英荟萃战擂台
全力冲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加快推进西部乡镇发展
297名党员干部将驻村任职
新郑市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
督导新型城镇化
和IBM项目建设情况
推进“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深入开展
2015中华枣乡风情游开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胜利日大阅兵
机关值班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也是爱国小学生: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
光荣院内,老兵凝视着“过去的自己”。
炎黄广场上来往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大阅兵。

本报记者组

9月3日上午10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黄帝故里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在新郑的机关单位、广场、社区等地,各界群众纷纷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观看阅兵式盛况,以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光荣院老人:为自己曾是军人感到自豪

9月3日,平时热闹的新郑市光荣院内,气氛格外安静。大厅电视机前,有一群特殊观众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阅兵式,他们都曾是“当兵的人”。当电视里响起《保卫黄河》的歌声时,老兵们跟着打起节拍;国歌响起,大家跟着唱了起来。阅兵仪式全程一个多小时,老人们一直注视着画面,表情肃穆。

最让老人们激动的,无疑是阅兵式上抗战老兵方阵。89岁的李民强老人说:“他们是所有老兵的代表,让我们感到无上光荣!说明国家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不怕牺牲,怕就怕被大家遗忘。”老人说,自己1942年加入川西军区贺龙部队,在贵州、广西参加过无数战役,受伤流血从没流过泪,但这次还是流下了激动泪水,“我为自己曾经是名军人感到自豪!”

广场群众:大家一起看更振奋人心

家住毛园社区的刘国全老人,闲暇时间总会到炎黄广场上散步,跟老人们聊聊天、下下棋。9月3日,这个特别的日子,他照常要去广场转一圈,因为听说大屏幕上会直播阅兵式。“跟大家一起收看实况更有气氛,也更振奋人心。”老人如是说。

“我之前看报纸上说,升旗仪式护卫方队从纪念碑出发要正步行进121步,象征着从1894年甲午战争至今,121年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历程,象征着我们民族不畏艰难,满怀信心,走向未来。”老人说,这样的场面正是我们国家近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缩影和展现,希望国家能够更加繁荣、富强,世界永远和平。

抗战老兵:要把保家卫国的精神传承下去

今年88岁的老兵杨金石,18岁就参加革命。阅兵前几天,杨老就嘱咐子女一定要带上孙子孙女,全家一起看阅兵式。“以前没少跟孙子孙女们讲当年抗战的事,今天是一个让他们接受爱国教育的最好机会。”

“为了不当亡国奴,当年每个热血青年都投身革命,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我特别希望后辈们,将我们保家卫国的精神传承下去。”老人说,“那时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一直不放弃。战友们有的受伤、有的阵亡,我们顶着饥饿和严寒继续战斗,终于打赢了。现在要让后代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不放弃就能最终取得胜利,这些精神和传统值得发扬下去。”

机关值班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也是爱国

虽然是法定节假日,但对于当天值班的新郑市档案局工作人员赵志英来说,这是期待已久的一天。一大早,赵志英就来到单位,在电脑前一边看阅兵直播,一边刷朋友圈,“朋友圈里被‘中国红’刷爆了,大家都非常激动,我这一上午的状态一直都是激动和亢奋。”赵志英说。

运动员出身的赵志英回忆,小时候得奖牌后,看到升国旗奏国歌并没有现在这么激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得了国家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我觉得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爱国,因为只有每一个个体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由个体组成的社会才会日益和谐,中国梦就会实现。”

小学生: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力量

“昨天爸爸告诉我说,今天阅兵式有很多高科技武器装备,有飞机、大炮、坦克……我特别期待。”9月3日上午,新郑市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刘骐闻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

看到抗战老兵方阵,刘骐闻说:“我们课本里有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七七事变的课文,虽然他们现在满头白发,但为了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让我敬佩。”阅兵式上军人们笔挺的身姿、整齐的步伐,先进的武器装备让这个小男生备受鼓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刘骐闻说,“老师教导我们,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我不能像他们一样走上战场保卫祖国,但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知识为祖国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