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亲历者说
导 读
我省今年首批新兵起运
郑徐高铁
10月底完成铺轨
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这里是天地之中
这里是中岳嵩山
这里三教荟萃
这里九流合源
金秋时节 群贤毕至
跨越时空叩响历史的大门
灿然开启
坚持“五个带头”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打造和而不同的文明对话平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和而不同的文明对话平台
——嵩山论坛回顾与展望(下)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韩心泽 杜帅武

2015年,嵩山论坛确定“和而不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一带一路”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中原文化所应有的贡献。

全新的机遇需要更高挑战。一次次交流互鉴,嵩山论坛已成长为一位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文化使者,进而自觉担当起为华夏文明走出去服务、为全球华人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渴望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探讨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

在碰撞中促进华夏文明新发展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声情并茂地解读世界文明多样性时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天人合一”是具有鲜明本源性、兼容性、涵盖性、前瞻性乃至永恒性的文化命题,是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文化危机,并被每一位清醒的世界公民广泛认可的新型现代文化理论。同时,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为此,嵩山论坛组委会确定2014年会主题为“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为一次新的思想风暴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触点。

2014年8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凤凰卫视、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嵩山论坛在登封成功举办。 (下转五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