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一山一寺 揽胜峻极 上一版3
回到心灵安顿的地方
教育更应该是教人的行为
为儒学注入时代元素
希望中意艺术家多合作
把文化融入“一带一路”
“诚”在人格塑造上很重要
寻求技术合作
共同保护环境
让更多人用上清洁能源
珍视到嵩阳书院的机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回到心灵安顿的地方
——访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乔清举

“和而不同,这个论坛的主题太好了。站在登封,天地之中,有一种故乡的感觉。”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乔清举开门见山表达着对郑州的“家乡情怀”。

乔清举说,在登封这两天的研讨,自己收获很多,特别是心灵上的触动,这是我心灵安顿的地方。“我要说,在这里感受最多的还是伟大而又深情的乡情,在这种乡情背后的则有饱含哲学感染力。”他认为,和而不同与河南大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与“不同”的辩证哲学思想是在孔子论语中提出来的,它的观点与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直接关系。此外,在道家中这样的观点也很多,而老子也是河南人,后来的商丘人庄子也在自己的观点中谈到了这些问题,这充分说明,和而不同的思想与河南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河南对传统文化的贡献。

乔清举还表示,和而不同不仅仅还是一个社会规则,也是一种国际原则。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也代表了国与国之间的一种关系,这是一种矛盾但也是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力量。而在对外交流上,中国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自始至终一直是和外界国度、文化进行着广泛交往。尤其是在中欧交流方面,早期欧洲传教士在给中国带来西方科学学科的同时,又将中国的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带回了欧洲,从而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补长取短。现在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是要通过“一带一路”,延续和扩大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实现中西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共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