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新郑影像 上一版3
这里夕阳正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这里夕阳正红
——新郑市老年大学积极探索“文化养老”
比赛中的老年腰鼓队
各种趣味活动愉悦身心
聚精会神上电脑课
开学前召开教学研讨会
郑州市老年模特教学成果比赛上尽显风采
全神贯注学习二胡
翩翩起舞

本报记者 沈磊 陈扬 李伟彬 高凯 通讯员 安勇 杨芳 文/图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过半百,却依然活力四射,全身迸发出生活的热情,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他们记忆力渐不如前,却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声乐、电脑、模特等,热衷追逐潮流,接轨国际……

他们,就是新郑市老年大学的学员,借助老年大学这个平台,展示着老年生活别样的精彩。

走进老年大学,常常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必说戏曲课上曲尽其妙,抑扬顿挫;也不必说二胡课上,弦声切切,调中有情,就是舞蹈课、模特课,也总不时传出阵阵开心的笑声。

老年大学校长安勇告诉记者:“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总是尊重大多数老年人的愿望,开设老同志愿意学、要求学、学以致用的专业。”

在微机、诗词、书法、音乐、戏曲等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今年,该校又增设了室外舞蹈专业,其中包括腰鼓队和老年交谊舞队两个专业训练团队。目前,老年大学已成立有太极队、盘鼓队、秧歌队、戏曲班、合唱队、模特队、腰鼓队、老年交谊舞队等多支队伍。

左慧萍是老年大学里的声乐老师,她同时还是该市轩辕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她利用自己每周的课余时间,来老年大学教授声乐。“来这里学习都是老年人,都喜欢唱歌,以前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圆梦的地方。作为他们的老师,能够教他们唱歌,我自己也感到很充实。”左慧萍老师说。

苏结实老人今年75岁,他最喜欢传统文化和中医养生这门课程。谈起学习心得,老人笑着说:“讲中医养生的老师都是新郑市中医院的专家,讲的东西很有用,自己的收获很大。”老人不仅在课堂上听,课下还潜心研究,自己亲手撰写的中医养生心得体会已近10万字。

一样的夕阳,不一样的美。老年人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的缤纷多彩,这是记者来老年大学之前没想到的。在这里,老态龙钟看不到,看到的是生龙活虎;老气横秋是没有的,蓬勃朝气是清晰可见的。

安校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新郑市老年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养老”这个新颖而不乏温情的课题。“人人家里有老人,人人将来都会老。希望社会各方都能够来关心老年教育,支持‘文化养老’工程建设,以建立一个敬老爱老的和谐大家庭。”

其实,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在新郑老年大学,老年人不仅找到了快乐,也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生活。

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汇报演出

老年模特队培训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