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文/图)昨日,新密市岳村镇马寨村新社区最后一批村民入住,至此,全村2000口人全部入住美丽如画的新社区。从乱石岗到新社区,一个村庄的变化,让村民最直接地感受了城镇化的进程。
马寨村曾是岳村镇第一穷村,雨天水泥路,干天扬灰路,村民住窑洞。如今的新社区,绿树掩映中道路蜿蜒,雅致整洁的住宅点缀其间,社区紧邻郑州市万亩生态涵养林,是天然氧吧。
52岁的郑观杰在马寨村当了18年支书。他说,马寨村有两家煤矿,西边四个村民组的群众一直住在危房里。2008年,当时新密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未全面启动,郑观杰受镇里干部的启发,决定建设新社区。
社区建在哪儿,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再三思量,村支部决定在石窝岗建社区,这块地石头多,被村民称为乱石岗。接下来,村里通过“4+2+1”工作法确定建成多层楼房和两层洋房。随后,经过三年半的艰苦努力,新建五层住宅楼440户、低层住宅楼80套、老年公寓44套。
村民搬入新社区,原有住房需要拆除恢复耕地。对于在自己老家住了几十年的群众来说,把老宅拆除掉就是拆他们的祖业拆家里的老窝。此外,还有一部分人的老宅子靠近企业,把老房子出租,一年下来收入万把块。做群众工作,要有技巧。村里先组织群众外出参观,看看人家拆除老宅复耕的例子。随后,又组织大伙儿到郑州观看省豫剧一团排演的豫剧《丹水情深》,这出戏讲的是南水北调源头南阳市淅川县为了保护环境,搬迁、关闭工厂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大家看得痛哭流涕。不少人说:“人家企业投资那么大都拆了,我们这老宅子算啥。”于是,党员带头,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复耕土地360余亩。
图为马寨村农民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