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走起来 让生活更精彩
展现豫剧王派艺术魅力
河南骄傲朱婷
载誉归来
有目标有霸气敢担当
爱音乐爱生活很邻家
《别有动机》“烧脑”热映
“出彩郑州”戏曲大赛落幕
中超:建业航体闷平亚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有目标有霸气敢担当
爱音乐爱生活很邻家
——品读朱婷真实的“双面人生”

有目标有霸气敢担当

爱音乐爱生活很邻家

没有了女排世界杯赛场上针尖对麦芒的激烈拼杀,没有了各路媒体的围追堵截,有的就是轻松和快乐。19日下午,刚刚回到家乡的朱婷一身休闲装束出现在家乡媒体的面前,面对的都是见证她一路成长的老熟人,朱婷面带着微笑与大家敞开心扉,畅谈过往的点点滴滴。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无所不谈,朱婷更像是一个乖巧的邻家女孩,不过,自信的话语中又显露着霸气。这就是最真实的朱婷。

“郎(平)导是郎导,我是我。我还没有达到她那种高度,我不是‘小榔头’。”——朱婷

为中国女排捧得世界杯冠军立下头功,勇夺女排世界杯MVP(最有价值球员)。朱婷凭借出众的个人能力被外界视为郎平的接班人,被誉为“小榔头”。对于这样的评价,朱婷直言承受不起。

与韩国女排的那场比赛,朱婷带伤出战,关键时刻又力挽狂澜,成为中国女排获胜的最大功臣。回忆起当时带伤出战的场景,朱婷说:“因为是急性伤,当时确实很痛。下场立即打了一个固定,队友还把护具借给我戴。还好受伤的是右脚,不是支撑脚,自己可以控制一下。前面我们已经输给美国队一场,如果再输韩国队的话,我们后面的比赛打起来就太被动了。看到队友们在场上全力拼搏,我也是队中的一员,当时我也坐不住了,就想着要上去顶一顶,拼一拼。”

敢打敢拼,或许正是因为朱婷身上的这股气质特别像当年的郎平,她才被大家誉为“小榔头”的吧。谈及目前的脚伤情况,朱婷轻松一笑:“完全没问题了,打联赛也没问题。”

“这次世界杯我给自己打60分,我还不是核心,更谈不上领军人物,不过这些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朱婷

在外界看来朱婷本届女排世界杯上的表现堪称完美,不过她自己却有着清醒的认识,“100分满分的话,我只能给自己打60分。”看着一脸疑惑的记者,朱婷笑了,“我说的是真的。这次比赛我的一传是比去年进步了,不过在心理上和技术上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这就是差的那三四十分。”

令记者颇为吃惊的是,朱婷对本届世界杯最不满意的一场比赛竟是与韩国女排的那场经典之战:“与韩国队的比赛,我的进攻、拦网节奏都不好,心理上也出现了一些起伏。这些都需要我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提高,加强自己心理的稳定性,下三路技术(防守、一传、小球串联)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自己并不认同外界的普遍看法,但是朱婷正在向着中国女排的核心前进。“一支队伍的核心一般都是主攻或者接应之类,若想成为核心,一定要有稳定的进攻,同时也要全面,防守、一传等都要做好。在全面性上,我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还不是中国女排的核心。当然我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朱婷如是说。

核心是一支队伍的最强点,而领军人物则是一支队伍的灵魂。在朱婷看来,她目前距离队伍的核心还有不小的差距,而对于成为队伍的旗帜现在更是想都没敢想,“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啥时候你去北京做头发,我让他给你免费。”——朱婷

习惯了一袭运动装的朱婷,再看到便装的朱婷起初还真有些不习惯。聊完与比赛有关的话题后,才突然发现,穿便装的朱婷比以前好看多了。上身一件舒适的牛仔蓝棉布衬衫,下面搭配一条黑色瘦腿紧身裤,腕上一只宝石蓝色的时尚手表,颈上吊着一根细细的吊坠,原先的马尾辫换成了披肩直发。看着眼前时尚的朱婷,真的很难想象就是以前那个扎着马尾辫、运动服不离身的丫头。

看着朱婷漂亮的发型,一位女记者打听起朱婷做发型的地方。“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店,那个店的发型师挺好的,我们很多队友都找他做。”朱婷说。

“在北京啊?我要是去找他的话报你的名字能优惠不?”那位女记者继续刨根问底。

“你啥时候去北京,有时间也去找他,我跟他提前说说,就说是我的朋友,给你免费!”朱婷豪气的话语颇具王者风范。

“推荐点歌可以,唱就不成了,咱五音不全不敢唱啊!希望能到古镇住上一段好好放松一下。”——朱婷

以前采访朱婷时,她就曾告诉过记者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听歌是她业余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记者问及她喜欢听谁的歌时,完全放松的朱婷反问起记者来:“你都听谁的歌?哪一种的?”记者告诉她喜欢听流行歌。作为黄晓明的死忠粉,朱婷立刻问起黄晓明的歌曲:“你知道黄晓明的《什么都可以》吗?”记者表示听过,找到知音的朱婷很开心。

王菲的《矜持》、姚贝娜的《心火》,都是朱婷推荐给记者的歌。这么爱听歌,唱歌怎样呢?朱婷不好意思地直摇头。

常年的紧张训练和比赛,属于朱婷自己的生活其实很少也单调。朱婷告诉记者,除了听歌外,她最向往的就是能到中国的一个古镇住上一段时间:“现在的人生活节奏都太快了,总是想着往前赶,我就想过一段慢慢的日子。找个小但有特色的古镇,去住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慢下来,好好放松一下。” 本报记者 陈 凯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