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化产业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秦 华 左丽慧 文 李 焱 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伴随着各种纪念活动的举行,“红色经典”小说和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也再次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目光。时隔数十年,红色经典在当代社会是何面貌?当代人重温红色经典有什么现实意义?带着诸多问题,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相关采访。 何谓经典 标准严苛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之为红色经典呢?河南省文学院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弘说,对红色经典的理解每个人各有不同,大致来说,狭义的理解是以八个样板戏为代表的革命文艺作品;广义的理解是指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优秀的革命文艺作品,“红色经典除了大家熟知的八大样板戏外,代表作被称为‘三红一创、山青保林’,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以及《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等。这些作品我觉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方面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 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乔叶认为,“红色经典”的衡量标准其实是很严苛的,“红色作品比较多,但能称之为经典的,其实很少,‘经典’这个词本身就决定它的量是不大的。”在乔叶看来,经典的内核主要有三个要素:要能久经时间考验;精神内涵要有非常强烈的普世性、要深刻广阔;要能鲜活反映我们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这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是经典的基本尺度,也是最高要求。所以,我认为不是所有红色的作品大家都要来重温的,只有那些红色经典作品,才值得大家重温。” 乔叶特别推崇鲁迅的作品,“我认为鲁迅的作品也可以看成是红色经典,他的作品就是蘸着鲜血写出来的,他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和国民性格的深刻剖析和认识,现在看来依然发人深省。”此外,乔叶还特别喜欢《潜伏》,“它是我心目中的新经典,虽然它很新,可是它对角色的塑造、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丰富的展现,都使它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前提条件。我相信你再过十年再看它,依然会觉得好看。” 当下需要红色经典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红色经典作品讲述的故事离当代人生活比较遥远,重温它们有什么意义呢?对此,乔叶首先反问:“如果你认为它与你有距离,那么首先我会怀疑这部作品是不是能称之为经典,真正的经典是能够超越时间抵达当下,它仍然会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对话关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绝不会因为其故事与当下生活的距离而改变,《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描写的故事、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描写的故事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更远,但它的魅力丝毫没有减少,这就是经典的价值。”何弘也认为,红色经典在今天之所以仍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除了由于这些作品经过反复修改锤炼而在艺术上显得具有较高的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有一种精神鼓舞的作用。 “我觉得重温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凝结了部分人对经典产生的那个时代的追忆,第二是对革命传统的传承。”何弘说。乔叶也认为,看到这些作品,我们会心悦诚服地、由衷地向这些为了我们现在的和平付出鲜血代价的英雄致敬,并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便是重温它们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汲取营养 塑造时代精神 “‘红色经典’承载了很多关于革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探索与思考。那种崇高而悲壮的信念与精神,对我们青年一代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在校大学生小王说,重温红色经典,不但使他更加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也感受到祖国对崇高精神的召唤,“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将激励我更加积极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理想的激情,我们这个民族更不能失去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与我们祖先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密不可分的。”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秘书长尚蔚表示,“红色经典”影视剧中革命者关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崇高理想、舍身卫国的坚定信念对当下这个理想缺失的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励志作用。 红色经典大都是主旋律作品,不少人可能会将“主旋律”与政治性的、口号性的作品联系起来,乔叶认为,这其实是一些人对于主旋律的理解过于狭窄,“我觉得能带给你温暖的、安慰的、正能量的作品都可以称之为主旋律。” 何弘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对主旋律作品反感,从根本上说,其实他们反感的不是主旋律本身,而是作品的假大空,“今天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觉得根本原因是‘高大全’的文艺思想导致‘假大空’,进而产生精神矮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传播经色经典有助于发挥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