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挫折中磨砺奋斗的心
双节来临严查用电安全
新郑加快辖区河塘治理
巩义181位农民获职业证书
新密提升新农合惠民力度
荥阳 重点项目为发展添动力
zt5917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挫折中磨砺奋斗的心
——残疾人陈学治的别样人生
夫妻二人一道配制猪饲料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刘少利 文/图

9月22日,像往常一样,家住登封的陈学治和妻子一起称猪饲料。夫妻二人配合非常默契。

“因为小儿麻痹,腿脚不便,初中毕业后我翻过沙,开过小商店。婚后干过不同种类的工作。”年过五旬的陈学治回想起年轻时的经历,艰辛的生活历历在目。

1996年,陈学治借款十几万元投资干起了印刷厂。辛苦一年,事业刚起色,病魔再次袭来——陈学治患了眼疾。1999年,陈学治彻底失明,印刷厂和治病搞的家徒四壁,负债累累。“那时,我整整在床上躺了5年,债主天天催债,死的心都有。”陈学治说。

消沉5年后,乡里评发的“登封市残疾人十大自强模范”和亲朋好友的鼓励,让陈学治重新振作。思来想去,他觉得养猪最靠谱,可债台高筑的家已让他无力承担买猪仔的钱。

“我把村里西边的垃圾山改造,召集朋友筹了十几万元盖猪场,俺兄弟俩卖了2000斤麦子,七拼八凑买了几只猪。那年猪仔、饲料都便宜,年底30多头猪竟赚了两三万。第二年冬天,咱经验不足,小猪仔怕冷,一下死了三成,损失好几万。” 陈学治告诉记者,尽管再遇挫折,但这次他选择顽强,奋斗的心不能跟着挫折死去。他开始四处打电话学技术,去各地听技术专家讲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陈学治钻研技术,妻子在防疫、接种、接生方面不断摸索,2007年开始,他的猪场开始盈利,2011年已还清所有外债。

陈学治把猪厂的最底层设计了深达6米的污水处理池,猪粪经过地下管道的沉淀净化,供给村民免费再次利用。

陈学治说自己养猪致了富,寻思着把养猪散户集中起来搞一个合作社。“我们合作社办起来后,每两个月都会出资请专家组织一次技术培训。现在村里有128户加入了养殖合作社,186人中有85人是残疾人。”陈学治谈起现在的发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