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业带动就业衍生倍增效应
关工委的“隔代亲”
大干一百天 打赢七场仗
zxc5977
zxc5978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工委的“隔代亲”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郑福海 岳子琳

日前,金水区召开全区关心下一代理论研讨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关爱工作新途径。

一个本非热点的部门研讨会却吸引了省市专家的关注,把“冰点”新闻做成“焦点访谈”。内因在哪里?

老树发新枝

用新技术关心下一代

从事关爱工作的大多是老同志,如何让“隔离带”升华为“隔代亲”?光有爱心显然不够!老同志学习新技能成为“融合剂”。

退休教师张秀丽年近八旬,却是辖区知名的“QQ奶奶”。教了一辈子书的张老太太,退休了还是老师,常年免费为贫困学生辅导。她发现利用网络QQ远比黑板覆盖面广、速度快,于是就苦学打字、上网新技能。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已有三千多名青少年成为她的“函授生”。

新瓶装新酒

用新平台密植关爱网

时下,金水区的关爱“大课堂”不仅多了,而且活了,新了。因为更加接地气儿,所以更加聚集人气儿和吸引力。

开辟新阵地,不唱独角戏。关工委积极联合统战、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关爱活动。

豪客来紫荆山店与工人第一新村小学成功结对,开展一年一次的“关爱贫困学生”活动;东方爱婴与社区工作站结对开展孕前教育和早教活动;中国少年强教育集团和学大教育的课外辅导活动、紫荆山百货大楼的捐资助学活动在辖区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关爱氛围。

新平台催生新品牌。金水区关工委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以“QQ奶奶室”、“黄委会关工委”为代表的金水品牌。先后涌现出王平、张秀丽、曹晓娥、李同义、岳崇诚等典型人物,均获得全国“五老”先进个人。

新老互动

构建和谐双赢新格局

从事多年关爱工作的老同志“不约而同”有了新感悟:在关爱下一代的同时,老同志们焕发青春,重塑自我,收获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夕阳红。

据了解,金水区目前拥有各类教育基地20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站)177个。近3年来受教育的人数达到16万多人次。

而每一个站点,每一次活动,都浸润着“五老”人员的心血。关爱下一代,他们乐此不疲,越活越年轻。自办展览的王金民(已故)和姚家爱心小院的主人姚凤海,利用自己掌握和寻找收集的史料及珍贵图片举办展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下一代在自个儿建设的教育阵地上分享快乐;退休教师张美荣老太太,在社区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楼道文化开展读书活动。她说:“看到孩子们快乐成长,我也不知老之将至,乐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