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普大篷车进社区
全省调整一至四级老工伤人员社保待遇政策
环保部门:
秸秆燃烧惹的祸
打造质量强市郑州样本
质监郑行动·质量篇
郑州警方“立体防控”保平安
10家单位招聘
118名工作人员
我市最美廉洁
家庭评选揭晓
今秋起残疾学生
可享免费中职教育
我省知名专家获
儿科医师最高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质量强市郑州样本
——市质监局以“三个转变”为引领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

本报记者 宋建巧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考察时提出“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诞生郑州,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为我市质量工作指出发展方向,更是新时期郑州质量工作的具体行动纲领。

2015年,为我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交卷之年,市质监局以“三个转变”为引领,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载体,创新举措,多方联动,将质量打造成推动我市经济爬坡越坎、转型攻坚的新动力,书写出独具郑州特色的质量样本。

技术支撑 强质量发展“内功”

经济发展史证明,创新技术,是地方经济发展源源不竭的推动力,是地方政府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中的绝对“硬功夫”。

为此,从创建伊始,市质监局就在区域技术创新发展上全心投入。

以标准技术支撑为载体,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实力。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和区域质量提升,积极服务高新区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目前该区已有望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帮扶新密市千亿级新型耐材产业基地争创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同时,协助高新区建设北斗产业质检中心并创建全国北斗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以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为载体,积蓄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在市质监局积极推动下,我市多方监测平台项目纷纷落地。目前国家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建设方案已上报市政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商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已同意提供建设用地;省水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项目目前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可行性论证;航空港区分局指导富士康公司建立食品检测实验室,30多万员工的饮食健康安全得到保障。

平安质监 创惠民新举措

一切政府决策,其起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服务人民,质量工作同样不能例外。据了解,在平安质监创建中,市质监局抓住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重要工业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全力保障社会大众安全。

通过开展电梯安全攻坚大会战活动,发现存在隐患电梯340台,目前已整改120台,采取监护措施205台,停用15台。同时,积极推进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并组织维保、使用单位召开安全生产对话谈心活动,织造起一张立体安全网。

质监“利剑”持续发力。市局先后组织全市系统开展农资、建材、纯净水、儿童用品、车用燃油、电子商务产品及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假冒伪劣等专项执法行动,立案查处案件47起,移送司法机关1起。

惠民同时,还需要倚重群众参与监管。市质监局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起质量评价体系,发动群众参与其中。下半年要结合市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在企业试行“一品一码”制度, 消费者扫描其产品二维码后进行质量评价,反馈给信息平台;在全市所有加油站、加气站、充装站等商服企业推行质量信息采集系统和质量、计量评价系统;在全市电梯推行安全评价系统及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质量信息追溯全民评价机制和市场淘汰机制。

简政放权 促企业释放活力

没有政府权力的“减法”,就没有市场活力的“加法”。为做到这一点,市质监局通过编制“五单一网”权责清单,取消、停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三证合一”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备案五项措施,形成合力,最大限度释放辖区企业活力。

为缓解企业压力,市质监局上半年共对20649家小微企业免收共计185万元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同时,与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配合,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证合一”制度改革,自今年实施此项改革以来,共为商事主体办理“三证一章”代码证书1115份。据悉,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该局正在开发网上预约软件,实施后可实现网上提前预约,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冲刺在即,但对于全市质监系统来说,把好“三个转变”方向盘,服务地方经济、百姓生活、企业发展的质量提升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