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位黄标车主的真情告白
“四微”模式打造便民亮点
警民联手治理黄标车
中原区重拳淘汰黄标车
惠济区多措并举治理道路扬尘
管城区民族经济方兴未艾
精彩文艺节目送老人
制作105处公益宣传栏
百姓宣讲直通车进基层
多部门联合查处危险玩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好“民族牌” 规范“示范街”
管城区民族经济方兴未艾

本报讯(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康昊增)时近午夜,北顺城街上夜市依旧红火。今年以来,管城区投资400多万元,加大北顺城街改造整治和提档升级。如今,这里已是颇有特色的风味小吃一条街。

据统计,管城区共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商户324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清真饭店和清真肉食店210多家,流动清真摊点100多家。业态分明,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商户集中分布,清真餐饮店扎堆连片,民族餐饮店星罗棋布。近年来,管城区树立“在团结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谋求团结”理念,提出“发挥民族优势、打造民族品牌、发展清真产业”的发展思路,精心谋划“一街三区”布局,培育清真品牌,建设河南省清真特色食品集散中心,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清真食品管理的意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每年设立30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帮助扶持民族经济、清真食品企业和开发清真食品产业,促进清真产品的创新和清真产业的发展。

管城区结合民族特点,立足区位优势,挖掘、整理和包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清真食品,大力发展民族餐饮业,培育出东方丹妮等知名品牌,成为河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档次较高的清真饭店。重点打造一批老字号民族餐饮、民族用品知名品牌,形成清真饭店饮食系列、清真牛羊肉系列、清真小吃系列、清真传统食品系列等四大系列,为特色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围绕做大做强清真食品,加大顺城街项目建设,按照“风格统一、定位中档、民族特色”的原则,投资400多万元,进行改造整治和提档升级,形成了顺城街、北大街回民市场、北大寺周边专业牛羊肉市场,皮毛加工、牛羊肉加工、风味小吃享誉省内外。如今,管城回族区民族经济方兴未艾,呈现出繁荣和谐的景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