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学中的一二三
福雾双至 来书祥 摄
最美莫过于当下
独立疏篱菊味浓
一剪闲云一溪月
湿地风光 王心恺 摄
木鱼声声传幽谷
蒲扇 流光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独立疏篱菊味浓

独立疏篱菊味浓

章中林

去年,妻子买了一盆菊花。还没有等到它盛开就枯萎了。看着菊花枝残叶落的模样,心底始终有些纠结。这样一盆繁茂的菊花,那么旺盛的生命力,遇到了我们怎么就香消玉殒了呢?一问,才知道是因为我们浇多了水,伤了根。看来喜欢的东西还真是不能投注了过多的阳光,不然还真就灼伤了它。

看看没有了多少活气,就把它倒在了小院的篱笆根下。说是小院,其实也就是屋前的一块巴掌大的地方。里面长着狗尾巴草、车前子、鹅肠草、荠菜之类的杂草。妻子勤快起来了,也会收拾一下。但是那些杂草似乎并不在意,只要春天一召唤,它们就又蓬勃了起来。那溢彩流光的绿,就像一面面向我们宣战的旗帜。有时,人慵懒了起来,它们就长得泛滥,人走在小径上,它们也要吻一吻脚尖。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山村的野趣。虽然这是微型的盆景,不也有着故乡的滋味吗?

现在,院里多出了一大丛菊花,那是被我们无情地抛弃的那一盆。枝折了,叶落了,但是它的心还是活的。它就是凭着这固执的心,落地又生根,长枝又开叶,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葳蕤生姿的一片。几十朵金黄的花朵,高高低低、参参差差、色泽清丽,让人美不胜收。那淡雅的清香里,裹挟着丝丝的暖甜,让人迷醉中有着微醺。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心不死,熬过了严冬就是柳暗花明。也许这就是它告诉我的人生意义吧。

新桥旁边的荒地,一直没有什么生机,这个秋天却已经被菊花满披着啦。那天,从新桥经过,怒放的菊花蓬蓬勃勃着,点亮了眼睛。那菊黄花淡雅,白花高洁,紫花热烈;黄的似金,白的若雪,紫的如梦。一园斑斓,满枝流翠,翠中含娇,娇中嗔羞,羞羞答答,妖娆在这个盛开的季节。“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这句诗也许是对这些菊花的形态和风骨最好的诠释吧。

一打听,原来是吴大姐种的。吴大姐我熟悉。五十多岁,十多年前被诊断为乳腺癌,4年后双肺出现了转移,时至今日,她的右肺部第四根肋骨上还有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肿瘤。面对着病痛的折磨,她没有放弃希望,经常锻炼身体,到政府广场跳广场舞,加入了社区老年合唱团。十多年里,24次化疗和治疗给她的身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针眼,粗粗估算了一下,不下千个。但是,在第18次化疗结束后,奇迹出现了,左肺上的肿瘤全部消失。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她家的电话成了热线,她也成了一名红丝带志愿者。

这些天,从桥上经过,都看见她化着淡妆,弯着腰,微笑着,默默地在荒地旁行走,来来回回的。那神情就像在看自己的孙子那么慈爱,那么专注,而菊呢,撒泼似的,把黄的、白的、紫的花儿闹得四处飞溅。一朵有一朵的可爱,一朵有一朵的顽皮,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经过都会慢下脚步,凝神观看,聊上几句,说说花事。

“大姐,怎么种的呀?你这花真漂亮。”

“花漂亮,还有人漂亮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这人在花中,花中有人,才构成了最完美的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