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学中的一二三
福雾双至 来书祥 摄
最美莫过于当下
独立疏篱菊味浓
一剪闲云一溪月
湿地风光 王心恺 摄
木鱼声声传幽谷
蒲扇 流光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木鱼声声传幽谷

木鱼声声传幽谷

黄玲玲

沿途都是群山起伏,绿野莽莽,人犹如行走在波涛之上,双手牢牢地握住前面的椅背,生怕一个急转弯人就被抛到深渊里去了。侧身望向窗外,车轮和道路的边界仅一尺来宽,真是险象环生,直惊得后背发凉。司机到是悠闲自在,漫不经心地握着方向盘,嘴里吹着轻松的口哨。

木鱼镇藏在大山洼里,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酷热的暑气顿时凉爽。车在店铺中间的小路上缓慢穿行,山货店,木刻店,工艺品店,农家菜馆等比比皆是。小街像一根拐棍,“7”字形的街道很快就到了尽头。尽头依旧是山,山上有酒店,站在酒店的窗口可以摸到山中的云雾。

店铺的主人大多是本镇的居民,他们识货,随便进一家店,店主都会口若悬河地教你怎样识别真正的山核桃,五味子怎么泡酒,不同干笋怎么烧制。就算你不买,他也会毫不保留地细细诉说,好像他面对的货物都是山中的小精灵,如果不好好地夸夸他们,这些精灵们会满腹的不高兴。

山货店里的货物大体相似,一家家地逛过去,也能数来宝似的叫上许多名字了。最喜欢的还是那木雕店。

店外的木板上胡乱搁着许多木梳,小锤,木雕小球,竹蛇。往里走,别有洞天啊。有高大的佛,挺着大圆肚子,笑眯着眼。有长髯关公,手握着大刀,气势了得。有小巧的松鼠顶着一个大尾巴,尾巴随意地盖在背上。有怪异的根雕上仙鹤起舞,长龙盘虬。这些物品均被打磨得光滑无比,眼里有神,毛羽清晰。

店主正握着一小块木头,你能看出雏形,那是一只兔。主人一手拿着电刻刀,一手抓住这只兔子,正在雕刻它那柔软的毛,一根一根斜织着,可以想象这是一只奔跑的兔,后有猛兽,跑得飞快,毛发一律往后倒。主人专心地刻着他的兔,并不关心店里的生意,看客也忘了自己来干吗的,相伴左右,任时光静止,看兔子身上的毛越来越密集,变得蓬松,瘦弱的兔子眼见着就胖了起来。

木鱼镇没有古庙,没有深刹。但木鱼镇的静谧,能让你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

山民一大早就上了山,采下许多松果,放了五香的调料,一颗颗松果冒着香味,泛着油光,堆积在竹篮里。他们也不吆喝,只是捧一个松果,蹲在路边,嗑瓜子一样地嗑个不停。有好奇的人围过去,他们掰开一个鳞片,指着藏在里面的一粒松子,说尝尝。呀,硬得很,山民们的牙口可真好。

街上不闹,众人都在悠闲地散步,山民们指路不分东西,只分上面,下面。上面是山,下面是谷。山和谷也都在那根拐棍上。走到偏远一些的小路上,吊钟一样的野花随处可见,蓝色的花瓣,钟座上却如虎皮鹦鹉的脖颈一般,花纹点点。松鼠“哧溜”一下从路上穿过。彩色羽毛的锦鸡收拢了翅膀,迈开大步也奔到山上去了。山壁有一个泉眼,正往外冒水,细小的水流从高处落下,似一眼小巧的瀑布,站在瀑布下,有细微的水珠溅到脸上,冰凉冰凉的。

木鱼镇就是这般静,静得你轻呼一口气,都能看到自己口吐莲花的景象,那是一般白气,想追随山上的白云,去更辽阔的天地,到莽莽森林里游荡。深吸一口气,五脏六腑都变得熨帖,浮躁没了,怨气没了,火气没了。身似彩云,飘逸无比。

站在幽谷前,一汪清澈的泉水正淙淙而下,迈着欢快的脚步,向着山外跑去。离开了木鱼镇,离开了深山,哪还有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