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石大东 董黎 李娜 张翼飞 秦华 核心提示 郑州,大爱之城。 这里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很多感人的爱心故事:有“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倾城献爱,有“老年雷锋团”的天天助人,更有百岁大医胡佩兰的济世仁心、陇海大院的邻里如亲…… 今天,我们想说,在郑州,还有一种爱,叫“王宽家”。 “王宽家”的爱,是“幼人之幼”的大善之举。王宽、王淑荣夫妇给了6个孤儿特殊的家:老两口是爷爷奶奶,女儿当妈、儿是爸,就是想给孤苦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种完整的爱。 “王宽家”的爱,是舍己为人的大爱无私。这持续了17年的爱,是身为豫剧名家的爷爷茶楼“卖唱”、他乡“卖艺”换来的,是年迈体弱的奶奶含辛茹苦、日夜操劳给予的。 “王宽家”的爱,更是“聚涓流而成大河,集跬步而致千里”的积善成德。在爱心里长大的孩子们,一个个成了爱的使者,他们知恩报恩,他们乐善好施,他们扶危救困,他们助残济贫……“王宽家”成了爱的泉流、爱的源地、爱的代名词。 9月30日,本报推出《在郑州,有一种爱叫“王宽家”》,并于10月1日、10月8日连续推出《郑州“王宽家”故事让感动传遍全国》和《“王宽家”温暖团聚》,感动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媒体的响应。本报推出《有一种爱,叫“王宽家”》栏目,对“王宽家”的故事和事迹进行持续报道,敬请关注。 《北京晚报》的记者来了!辽宁卫视的记者来了!河南电视台、河南报业等各省级媒体也不约而同地赶来了…… 他们都被两周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及郑州各媒体连续推出的《有一种爱叫“王宽家”》系列报道所吸引、所感动,想来表达对“王宽家”这个“最有爱心的家庭”的媒体敬意、想来倾听这个温暖的郑州故事、想来弘扬这种厚德尚善的河南精神。 本报记者随同采访,再听“王宽家”的故事,依然感动不已,现场各地各媒体的记者同样经历了心灵的洗礼。采访后,他们纷纷热赞“王宽家”演绎了“最温暖、最有爱心的城市故事”。抚孤育人17年间,“王宽家”所涵养而成的人间大爱,感人肺腑;所积善而成的人生大义,令人佩仰,让记者们不禁肃然起敬,采访中不少记者眼里饱含热泪。 大爱至慈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月13日,《北京晚报》记者白更从北京慕名来到王宽家采访,他觉得,所谓收养,是把别人的子女收为自己的子女来抚养,尤其是收养已长成幼童的孤儿,都多少会有一定的条件,比如要求被收养者更姓改名、比如忌讳让被收养者与原亲属保持亲缘关系等,显然王宽夫妇的17年养孤之举完全不是这样的。 他问王宽:“您从开始就没想过把孩子们据为王家的后人,他们不但保留了自己的原姓名,您还经常带他们回老家看望各自的亲戚,这种养育,是更纯粹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慈和博爱!这些年付出那么多,养大了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后悔吗?值吗?” “我们没想过为什么,也从来不后悔,更没考虑过值不值。既然我遇到了这些孩子,他们的苦难我不能漠视不管。”王宽想了一下,补充说,“如果一定要细想个原因,我想是因为,我深知我这个国家一级演员,是党培养的,是人民哺育的,看到父老乡亲有难处,我的心里比他们更难受,无论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观。” 他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在饥饿的年代,当上人民演员后,能每顿吃饱饭了。因此,是人民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养育了他。 1956年,他加入西藏豫剧团,在青藏高原上整整唱了26年。对党培养的感恩之心和建设西藏的艺术热诚,让他和他的妻子王淑荣始终和群众心连心,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人民情结”。 所以,当1998年,他们分别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在郑州退休后,最放不下的还是父老乡亲,而当他们回到老家河南周口淮阳县郑集乡贺庄村,遇到了那些失去父母、孤苦无依的孩子时,这些孤儿就成了他们最放不下的人。 收留他们,养育他们,王宽和王淑荣甚至没有商量一下,他们觉得那就是他们该做的。 大爱至慈。 给一个家 而不是城市的屋檐下 把6个孤儿的养育重担,坚定地挑上肩头的那一年,王宽、王淑荣已年近花甲。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朱勇问:“按年龄,两位老人自然该是祖辈,对那些曾经无人抚养的孩子们来说,有了你们两位爷爷奶奶已经好很多了,您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已经成家、有了各自生活的儿女分别当这些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呢?” (下转二版)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