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海霞:新闻工作需要坚守和付出
大众创业扶持“扩围”
东区龙湖又一重点项目开建
助力老乡一起奔小康
农业路姚砦路至中州大道
北半幅19日夜起封闭3天
供水管网改造施工
两处区域明起停水
庆生之日捐300万元
设医疗救助慈善基金
登封牵手浪潮集团
筹建大型云计算中心
河南敲定空气
质量改善目标
粮食日和爱粮
节粮宣传周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助力老乡一起奔小康
——全市扶贫开发暨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侧记

本报记者 刘俊礼 王继兵

(上接一版)新郑市是我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加快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

坚定信心推进全域城镇化

2012年以来,全市上下着眼于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郑州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高站位,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以大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作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完善城乡承载功能、提升城市形态和产业业态、改善群众生活就业环境为核心的大建设、大发展。四年来,郑州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腾出了空间,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化的公共服务和就业生活,当初设想的“凡是有建筑的地方都是现代化的城镇、集聚区、新型社区,没有建筑的地方都是现代化生态廊道和高标准农田”的田园城市风貌正逐步展现,由此带动的城乡结构优化、产业转型、需求拉动有力支撑了郑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效破解了“两个二元结构”问题。四年来的工作成效,充分证明了中央、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坚持结合郑州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走出的这条路子“走对了”。

观摩中,大家认为,这几年,我市提出的“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中心城市带动、县城组团发展、产业集聚区支撑、统筹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突出群众主体、维护四个权益”“四个优先”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个一亿人”的城镇化、省委“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的指导思想,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小康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城镇化问题得到统筹解决。

补“短板”打好扶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根据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板块,而是其最短板块。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在于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块“短板”。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要求各地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力度。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3万户6.79万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扶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以来,围绕精准扶贫,“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全市已下达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5.4亿元,已建成搬迁住宅9771套,占全年目标的92.8%,完成雨露计划培训5450人,其他扶贫开发项目均按计划顺利实施。我市今年的扶贫攻坚任务,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增加1.1万多人,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大头落地。

未来三年,根据《郑州市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5-2017年)》要求,我市将完成15.19万扶贫对象脱贫。

把握机遇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个个新型社区内,居民住房宽敞,环境整洁干净,设施配套齐全,向人们展示着实施“全域城镇化”后的新面貌,广大群众开始享受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

一路走,一路看,与会人员感受颇深、思考良多。观摩中,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清晰、方法明确、机遇难得。下一步,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强化责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扩大成效,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为全省全国做出示范,为郑州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