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领导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
加压促阵 加快淘汰黄标车
市政协领导到孟庄镇调研
镇域经济和配套服务共行
孟庄镇城后马社区:
打造就地城镇化样板
上/级/关/注
郑州市扶贫开发暨新型城镇化工作
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新郑召开
xl5a8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镇域经济和配套服务共行

要问新郑哪里房子最多,请去龙湖看。作为新郑区域发展的龙头,密密麻麻的塔吊与耸立的高楼交织成了龙湖一道新的“风景”。

五年前,郑州新郑龙湖教育园区开始起步,拓荒者默默深耕;五年后的今天,龙湖一片繁华锦绣,成为高端人居聚集地,物业价值也节节飙升。左有省会经济可借势,右有临空经济可依托,但龙湖的发展却陷入瓶颈。

五年间,龙湖累计投资30多亿元全面推进水、电、路、气、广场、游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但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在建成区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纳着8所高校,15万大学生,7个市场,10个镇中村,近百个建筑工地,常住人口已突破30万。

发展速度太快的龙湖,也出现了基础设施滞后等现象,城市管理的压力不言而喻。比如,供水供电的压力,居民用水不能保证24小时供应,公共交通的滞后,医院学校不能满足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

龙湖相关负责人认为,龙湖的发展速度太快,水电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是一时的问题。龙湖的配套滞后,政府一直在针对龙湖的具体情况进行快速推进。“就拿垃圾处理来说,龙湖目前共有10座垃圾中转站,但按现有规模,最少需要投入30座。”该负责人说,龙湖寸土寸金,选址绝非易事。“每个房地产项目都要建立自己的垃圾中转站,就近处理节省成本。”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市政基础设施的匹配程度是制约城市新区的最短板,并直接决定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战略的成败。

据了解,今年龙湖镇光基础产业规划就有36个项目,将采取BOT模式,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目前龙湖的建成区只有2辆大型清洁车,机械清扫率低,而牺牲的便是人力成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必由之路。”具体的规划内容,主要分成两大类,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道路、绿化、河道治理等;第二个是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有学校,医院,用水用电等,切实为居住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其中,龙湖将加快推进国家级湿地公园、核心区污水管网改造、龙湖镇人防工程、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大招商融资力度,尝试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龙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另一方面是加快学校建设。今年,将重点加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附属物补偿、清表工作和招投标工作,力争10月底前开工建设。同时,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协调驻龙湖各高校提供土地建设附属幼儿园、中小学,编制龙湖教育发展规划,力争10月底前完成计划新建幼儿园、中小学的布点和选址规划工作。

重中之重是提升城乡管理精细化水平。龙湖将村容村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村级考核体系,各村成立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拉乱搭等“十四乱”问题,营造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积极开展“校村结对子”“一个大学帮助一个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带动一户居民”等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发展的阵痛是短暂的。其实,对于龙湖的现状,新郑市相关主管部门已在积极着手推进市政配套建设的速度,相信不久便能“消肿止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