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爱满重阳 情暖新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满重阳 情暖新郑
“敬老爱亲”模范名单“五老模范”名单
优秀青年代表展示敬老爱亲倡议书长卷
乐舞敬拜
高唱颂歌
太极拳方阵
空竹表演
老年模特队
志愿者义诊小分队重阳节当天在黄帝故里为广大市民服务
公安系统的志愿者向市民介绍维护老年人权益相关知识
志愿者们在“敬老爱亲”签名墙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本报记者 陈扬 高凯 刘栓阳 沈磊 通讯员 张延超 文/图

编者按

为更好地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老年人的精神风采,树立尊老先进典型,倡导敬老、孝老、爱老、助老、为老的文明新风,新郑市于重阳节当天举行乙未年重阳节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有力促进了该市社会和谐发展,激励和引导全市人民传承黄帝精神,凝心聚力,鼓舞斗志,为推动幸福新郑的建设添砖加瓦。

敬老爱亲倡议书

全市广大市民朋友们:

金秋送爽,岁岁重阳,在我市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之际,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敬老爱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亲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

敬老爱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规范。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不仅是物质繁荣的社会,也必须是真情洋溢的温馨社会。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更要秉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懂得爱的责任,学会爱的奉献,携起手来,为和谐社会奏出最强音。为此,我们向全市广大市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发出敬老爱亲倡议:

一、积极举荐和传播身边感人的敬老爱亲事迹,让尊老敬老之风成为文明社会的主流。号召尊老敬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孝敬父母做起。

二、注重与老人交流,了解老人所思、所想、所盼,满足老人合理要求。出门在外主动给长辈让路、让座;对左邻右舍的孤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尊重和照顾,积极捐助支持老年人事业。

三、关爱老人的健康状况,定期陪老人做健康检查,确保在发现老人有病时能及时得到治疗。

四、与长辈经常沟通,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经常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常回家看看。

五、维护老年人在衣食住行、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谴责和揭露社会上各种不孝顺、不道德的行为。

六、关爱孤寡老人,参与一次志愿活动。帮助老人整理内务、烧水、做饭,陪老人聊天、下棋等,让老人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百善孝为先,孝是人类与生俱来、万古长存的美德。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我们青少年,让我们一起来尊敬老人吧,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关爱自己父母和身边老年人做起,持续不断地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老年人的知心人、贴心人、称心人,以真心敬老,以热心爱老,以实际行动助老,促进代际和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之风吹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使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青团新郑市委

2015年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新郑市财政局

新郑市老干部局

新郑市审计局

新郑市卫生局

新郑市民政局

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新郑市辛店镇人民政府

新郑市梨河镇人民政府

新郑市观音寺镇人民政府

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

“敬老爱亲”模范名单

崔智军 新郑市民政局光荣院院长

赵海泉 新郑市常青树养老院院长

王延东 新郑市福缘托老院院长

李红理 新郑市薛店镇观沟村村民

张爱玲 新郑市新村镇焦沟村村民

张根利 新郑市城关乡沟张村村民

郭慧勤 新郑市人民检察院职工

靳香花 新郑市城关乡胡庄村村民

刘天增 新郑市观音寺镇沂水村村民

宋振松 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东街社区居民

“五老模范”名单

张金才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退休干部

唐殿华 新郑市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

侯松平 新郑市工商联退休干部

李保田 新郑市教师进修学校退休教师

刘明甫 新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退休干部

朱巧莲 新郑市粮食局退休干部

赵宪立 新郑市文广新局退休干部

赵金甫 新郑市供销社退休干部

赵忠祥 新郑市政协退休干部

樊 淼 新郑市文化馆退休干部

重阳拜祖

文艺展演

志愿服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