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庆祝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么远的新闻理想
让我淡忘了那么近的忧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么远的新闻理想
让我淡忘了那么近的忧伤

那么远的新闻理想

让我淡忘了那么近的忧伤

让青春绽放在追梦的路上

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作为一名记者,大家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两个字,责任。

10月底,郑州警方成功侦破“1999.12.5”特大抢劫银行案。当许多人津津乐道头号嫌犯是如何成为亿万富豪时,我最关注的是郑州警方的坚韧和担当。

案发后,郑州警方承受了巨大压力,专案组上百名民警奔赴全国各地,各种取证调查材料及卷宗堆满了整整一屋子,许多人从青年熬到了中年,也有些人从中年熬到了退休,案子像一块巨石在他们心头压了16年。其中2003年,“12·5”专案组成员、原管城公安分局局长常世忠在查证线索时累倒在岗位上,抢救无效牺牲,“12·5”案让他死不瞑目。一位老侦查员告诉我,几代刑警前赴后继,在抓获5名嫌犯并在他们交代的那一刻,45岁的他像个孩子一样躲在角落里哭了,这就是责任。

根据报社领导的指挥和部署,我和同事宋晔等提前介入,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了撰写这篇上万字的稿件,我将一岁多的女儿交给家人,连续三四天都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爱人说,你疯了吗?我没疯,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必须把这个工作干好,而社长和总编不也是这样吗?也在加班加点地修改审阅稿件,这也是责任。

10月27日,案件新闻发布会现场,我们在官微率先发声,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

记录真实的情怀 做有温度的新闻

郑州电视台记者 焦琦

今年,是我当记者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记者生涯中,采写和播出的新闻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却有一位老人,让我深深地记在心中。和她相识,让我懂得并珍惜记者这份职业的责任和意义。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年纪最大的临床坐诊大夫,99岁高龄的医生奶奶胡佩兰。在建中街社区的卫生服务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位满头银发的奶奶,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诊所里,却挤满了患者。胡奶奶对每位患者都特别认真,写完病历后,她还用手指一行行仔细检查。在表明我想对胡佩兰进行采访时,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过来采访,那我的病人怎么办?”在胡佩兰老人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

为了记录人物的真实状态,我们运用了纪录片的制作方式,在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省内外其他媒体的关注,我的作品《医者仁心胡佩兰》也荣获了中国影视大奖。作为故事的发现者和挖掘者,胡奶奶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最本真的纯朴和善良。胡奶奶的事迹影响和鼓舞了很多医务工作者,他们也在努力改变着自己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这也让我明白小小的自己,也有大大的力量,去践行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责任。

一名时政记者的新媒体实践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赵克

随着新媒体逐步融入整个社会,就连央视《新闻联播》都不再拥有时政新闻的首发权。作为一个刚刚接触时政报道的广播记者,我该如何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通过新媒体方式传播给老百姓?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9月21日,我到北京采访第二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开幕式上,郑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薛云伟排在最后一位发言。我在开幕式结束后不到半小时,就在现场做好了此次报道的新媒体并进行推送。在内容和标题上,以一位郑州推销员的角度切入,用家常话和市民聊郑州发展。

通过新媒体实践,我认识到,写好时政新闻,传播好时政新闻,靠的是记者能不能吃透政府的决策,能不能快速反应,能不能以老百姓的角度来分析解读。而这些技能,也是我和同事们在新媒体时代一直奋斗的目标。

在1993年的时候,郑州电台的记者进行了一次重大转型,从之前的只写稿不发声,转型成采、编、播一体的全能记者。20多年以后,我们不忘初心,再一次进行转型,从全能记者“升级”为全媒体记者。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动作都是新媒体浪潮中一片微小的浪花,我们更不会停止,因为这股新闻浪潮将鼓舞我们继续前行。

广播 美好的事业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刘效琼

有人说,记者是份体面的工作,是种权利,是无冕之王,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等等。记者是什么呢?从业15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答案。这份职业意味着什么呢?我想,记者意味着关爱和传播美好。

20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动的是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也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珍惜每一个当下,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今年考上四川师范学院的刘应凡,是我在汶川地震以后助养的一名女孩。那年她失去了双亲,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她在来信中问我,阿姨,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很精彩?我说是的,等你考大学那一年,阿姨答应你,带你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梦想成真了,考上大学,步入人生又一个历程,我也兑现诺言,请她来到有我的城市,那天,她叫了我妈妈。

没有想到,公益这扇门是那么传奇,那么壮阔,那么激动人心。以至于那扇生活中暗藏着的门,一经推开,就再也不能关上。我深深热爱我所在的郑州广播,就因为我所在的这个平台,才让我体会到如此伟大的信任力量,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相信我,所以身为一名主持人,只有做得更好,才能无愧于这份职业赋予你的使命。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郑州日报记者 李娜

2006年11月6日,距离记者节还有两天,从那天起,我成为一名记者。9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我曾在天安门广场采访过全国两会,也在田间地头和农民爷爷拉过家常。而回顾这些日子,我脑海里最先涌现的,是一张张平凡的面孔。

魏广胜是一个15岁的普通男孩,父亲患有哮喘病,母亲是聋哑人,家中的劳动力是他80多岁的奶奶,每天上街捡垃圾卖钱。魏广胜患有一种复杂先心病,但是由于手术费要十多万元,他们放弃了治疗。我将他的故事发在了报纸上,随后不久,郑州慈善总会、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先后伸出了援手,他们先后两次对他进行了免费手术。

白丽红是一个24岁的普通女孩儿,父亲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靠母亲种田为生。9年前,刚刚考上巩义最好高中的她,差点辍学。后来在我们的报道下,爱心企业和单位为白丽红提供了学费。她不负众望,2010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本科,2014年考上了这所学校的研究生……

这些平凡而美丽的生命,他们有爱心、有梦想、有追求、有信仰,他们也许平凡到卑微,却闪耀着让人感动的光芒。我很幸运,在我的记者生涯里,遇到过如此多平凡的人,总有一些面容让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砥砺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前行

中原社区报记者 宋文雅

从事新闻工作的这一段时间中,说实话,许许多多的事情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唯独有那么一两件事,却一直在我的心里,这些事情教育我,拥有爱心和责任对一名记者的重要性。

那是2015年8月份的一天,我急急忙忙赶到郑大一附院,采访了一位40多岁的妇女。她叫任玉红,2014年8月,任玉红的丈夫去世,同年11月儿子张帅又被查出罹患淋巴白血病,家中还有一位常年瘫痪在床的婆婆。因为无钱医治患病的儿子,走投无路的她只好向《郑州晚报》求助。

在病房外见到她第一面的时候,任玉红就在不停地说:“记者,你一定要帮帮我,孩子年龄还小不能就这么走了呀,请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我感觉她将生命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

任玉红的事情被报道后,在读者中掀起了一股“献爱心”的热潮,10元、100元、1000元……不断增加的数字彰显着爱的力量。

我感谢记者这个职业让我融入在感动和温暖中,给了我更广泛地了解、理解这个职业的机会,这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胜任这个职业,不仅要聆听他们的心声,更要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敏锐的目光,独立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前进的道路上

不要犹豫

中原网记者 李潇潇

作为记者,我不曾想自己能获得什么,只是简单想着,报道对象会不会因为这个报道被改变,读者会不会因为这个报道被改变,这个社会会不会因为这个报道而改变。

在郑州,有一座立交桥,叫新通桥,它联通南北,横贯东西;在我们中原网,也有一座“心通桥”,“心”是爱心的“心”,是民心的“心”。这座桥,一头儿连着百姓,一头儿连着政府,畅达政情与民情,连通政令与民意。

心通桥,是郑州报业集团旗下中原网精心打造的网络行政全媒体平台。2013年,“心通桥”获得了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宣部副部长鲁炜曾经说过,“心通桥是一个办事的栏目,并不是新闻,按理,不该参加新闻奖的评选,但是她获得了评委的全票通过,一个办事栏目获得新闻奖,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了。”中原网人无比珍视这个奖,因为她空前绝后,因为,她弥足珍贵。

在“心通桥”,网友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垃圾堵门,心通桥记者立即督办,采访遭拒受伤但依然坚持,终于有负责人出面保证一定解决问题。民工讨薪,我们义无反顾,要回血汗钱我们和工人抱头痛哭。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