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新书架
博古斋
成语·郑州
随笔
散文
lh5578
lh5a5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古斋

“商城”的前世今生

李玲玲

郑州曾被誉为“绿城”。20世纪90年代以后,“商城”的称谓逐渐代替“绿城”。

如今的“商城”称谓,可以说是郑州前世今生的合二为一,有着双重的含义,即上古时期商代的都城和当今社会的商业中心,二者完美结合,成了郑州现在的代名词。

郑州的前世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1950年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发现古代遗址痕迹并上报文物部门。从1951年开始,考古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调查和发掘,至今为止,已发现城墙遗址、宫殿群基址、外城郭遗址以及城外的大量手工作坊区、墓葬区、青铜器窖藏、祭祀场地等遗迹,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稀文物,处处彰显着郑州古老“商城”的崇高地位和商都性质。

纵观郑州商城的发掘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高峰期。初始期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城墙遗址并确定遗址时代性质为商代早中期城市遗址。发展期为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大量的宫殿建筑群基址,遗址商都性质基本定性。高峰期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郑州商城外城郭及不同种类的遗址。商城遗址内涵得到极大丰富。郑州“商城”“商都”的内涵正式被公认和熟识。但学术界对商城遗址究竟是商汤的都城“亳”,还是仲丁的都城“隞”有不同的认识,“隞都说”是郑州商城的发掘者安金槐先生的观点,“亳都说”是北大考古学大家邹衡先生的观点,目前郑州商城“亳都说”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为郑州成为八大古都之一奠定了主要的学术基础。不管学术界有何争议,郑州商城的发掘,在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