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村民贾振辉的社区生活
中牟组织县级医院义诊
巩义鲁庄农村小学
成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
新郑免费开放
安全教育体验馆
荥阳高山镇:打造郑州西部“桃花源”
“荥阳一卡通”卡面设计确定
巩义芝田镇用上天然气
新密建立村庄清洁长效机制
新郑“科技法庭”助推阳光审判
zt5b13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高山镇:打造郑州西部“桃花源”
绿树成荫的高山镇群众文化广场(资料图片)

这里的村庄通道林成景,果园成片——穿行于荥阳高山镇镇区和村庄道路,放眼四望,尽是四季常绿的廊道风光和生机盎然的丰收图景。

近几年,地处荥阳市西部山区的高山镇确定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以自身优势坚持走生态立镇之路,统筹推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为生动现实,打造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高山镇。连年来,高山镇被评为国家卫生镇、河南省文明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州名镇、全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镇、河南省美丽宜居建设试点镇等荣誉称号。今年,高山镇高山村、冢岗村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为郑州市辖区内仅有的两个村。

腾笼换鸟

在淘汰落后、保护环境上下功夫

昨日,在荥阳市高山阀门有限公司车间内,记者见到了正在企业调研的荥阳市高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松涛,他说:“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就必须树立这样一个理念——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曾经,高山镇的无序工业发展,为“绿色”高山蒙上了一层“灰色”。沉痛的代价使该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痛定思痛,该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行业坚决说“不”,通过环境倒逼、政策引导等措施,实施“腾笼换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他们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追根溯源、源头治理,加大对各类扬尘、工业污染、秸秆焚烧、黄标车等重点范围、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已关停整顿碳素企业12家,重点治理中原西路施工现场和中铝第四、第五赤泥库扬尘问题,治理扬尘点8个、料场料堆6个,硬化道路5800米,铺设防尘网30余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1.4万余立方米。

高山镇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他们加强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管理,扎实推进减点、控量,对碳素、阀门铸造等19家企业开展环保综合整治活动,涉及全镇一半以上的规模企业;全面清理查处“十五小”“新五小”“土小”等企业,2015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削减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筑巢引凤

在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上下功夫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高山镇党委政府深知,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就要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招商引资高地和吸引投资洼地。

近年来,高山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方便群众的民生工程和促进发展的腾飞工程来抓,不断完善路网建设,境内道路建设总里程达138千米,全部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实施安全水工程,投资953万元建成镇区水厂、供水管网及小型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工程,实现居民安全用水、污水集中排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资716万元建成群众文化广场,在全镇各村建设小游园20多个。

该镇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突破口,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每年足额拨付环卫经费200余万元,用于完善环卫配套设施等。目前,全镇共建116座垃圾中转站、338个垃圾池,运转率达100%;按照主街道5米一个垃圾桶的标准,新购置安装340个垃圾桶;环境卫生保洁队伍达20支、保洁人员达117名,环卫工作覆盖全镇主次干道。每月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镇政府每年拿出10万元以奖代补,实现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

此外,该镇近两年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民创业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引进了金昌土工、精工蝶阀、超凡自控、新华阀门等一批投资超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为全镇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使农民创业园成为全镇促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农民就业的孵化器。

凤凰涅槃

在转型升级、调优结构上下功夫

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

高山镇以浴火重生的勇气,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着力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从实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到真正实现“凤凰涅槃”。高山镇党委政府迎难而上,采取四项措施来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提档升级传统产业,改造转型淘汰产业。对阀门等传统产业进行提升,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进产品向精加工优化升级,推进产品向市场化需求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实现“脱胎换骨”;对碳素等环境污染大、能耗高、产税率低、生产工艺差的企业进行整改淘汰,鼓励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实现改造转型。

鼓励发展高端产业。充分借助高山镇农民创业园,带动大众创业、推动万众创新,打造“互联网+”等新业态,形成具有高山特色的“互联网+创业园”建园模式、“互联网+高山阀门”商业模式等,推动创业园建设和阀门行业营销模式的大转型。鼓励企业与兰州理工、西安交大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大力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快推进生态农业。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山区土地资源的规范流转和合理配置,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小杂粮基地建设和郑州润华果林有限公司石榴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做优高山“余米香”小杂粮和“子满堂”石榴品牌。2015年杂粮种植面积2500亩,实行统一发放谷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对外销售等,今年仅小米一项就实现产值1500万元。截至目前,润华果林公司已经流转土地8400亩,种植石榴4300亩,实现投资9000万元;2016年预计流转土地1万余亩,种植石榴8000亩以上。河南省省级石榴工程技术中心也已经落户高山镇,为全国水果类的4个省级中心之一。

“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保护生态环境,说到底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高山镇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最终目的。”郭松涛由衷地说。

本报记者 史治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