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当好农民健康守护者
河南百强乡镇
新郑占据6席
新郑集中供热
正式开始
黄标车治理淘汰
工作推进会召开
家门口的新型城镇化
1118新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当好农民健康守护者
——记新郑市和庄镇卫生院院长席彬
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本报记者 刘佳美

“患者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说起这十年来,自己带着全院职工把曾经冷冷清清的卫生院办成现在周边乡镇甚至市区居民都来就诊的口碑卫生院,新郑市和庄镇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席彬显得很谦虚。这一改变的背后,是有着20年党龄的席彬带领全院党员干部队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和庄镇卫生院于2005年建成,2006年席彬开始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上任之初,席彬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由于该镇距离市区医院仅5公里,周边3公里之内就有其他乡镇卫生院2家,加上当时卫生院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镇区群众看病就医,经常“舍近求远”到周边乡镇卫生院,甚至去市区医院。

“共产党员面对困难,就是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上任第一天,席彬召集院班子成员和全院党员干部座谈,“作为医生,我们有义务守护群众的健康;作为党员,我们有责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要让卫生院发挥应有的作用,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多年后,很多参会人员还记得席彬说这番话时的那份斩钉截铁。

经过研究,席彬决定先从基础建设和设备引进入手,打造卫生院全新面貌。很快,院内绿化和硬化全部到位、病房楼卫生间改造一新、病房内全部加装空调……并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600平方米的消毒供应室、中医康复理疗室及餐厅,还引进双排螺旋CT、四维彩超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今年3月,新病房楼建成投入使用,病房内集中供氧、医患对讲系统、中央空调等配套设施齐全,让村民在镇里就能享受到和市区一样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席彬心里清楚,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卫生院发展不起来的局面,这些还远远不够,改革才是发展的关键。

为此,该院按照公平公开原则,择优录用技术人才,并引进研究生一名。建立中层干部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的任用机制,推行岗位竞聘。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组织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请省级专家来授课。同时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原有的“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全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全院上下“彻底活了”。仅业务收入一项,从席彬上任当年的210万元开始逐年上升,去年达到1800万元。这背后是群众对该卫生院的认可和接受,也是对该院医护人员技术的信任和肯定。

席彬常对医护人员说:“农民生活不易,不少农民看病的钱甚至是东借西凑的,我们若乱开药、多收费、收红包,良心何在?咱们卫生院绝不能让患者多花一分钱!”为了给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卫生院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医务人员各项诊疗行为进行监督,公布医疗收费标准,加强物价管理,增加收费透明度,对收费不合理的科室处以重罚。

不仅不让患者多花钱,席彬每天还会抽出时间到病房走走,更是在手足口、甲流等疫情防控期间,带着工作人员到重点区域进行疫情防控,同事们评价她“太拼了”,她回应:“只有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当好农民健康的守护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